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缺血性中风(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当前最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死亡率与致残率均较高,是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诊断,拯救水平的提高,其死亡率已经有大幅度下降,但由于绝大多数患者都不同程度地留有后遗症并丧失了或者部分丧失了生活能力或劳动能力,仍然给病人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研究有效治疗和康复缺血性中风的方法,尤其是探索如何减少其致残率以及促进残后康复的方法,仍是当今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本课题试图通过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改善脑缺血临床症状的方法以达到减轻受损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能迅速消除中风复发的危险因素,更好的提高缺血性中风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作者试图观察痰瘀阻络型CIS的针药结合治疗的疗效及效应,并进一步临床的实际运用提供临床研究的依据。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50例病例按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二组:痰瘀阻络型针药组(治疗组)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为65.64±8.93岁,痰瘀阻络型中药组(对照组)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为68.04±8.08岁治疗组(针药组):在中药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使用针具为苏州环球针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无菌性针灸针规格为0.30-50mm毫针。选穴的根据为化痰开窍祛瘀,疏通经络针治法为主要取穴以百会,内关,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丰隆,脾俞,膈俞为主穴。合谷,曲池,太冲,太溪,阴陵泉等为配穴。以取足太阳,手足阳明,督脉,足少阳,足厥阴经穴为主。操作方法:患者先取仰卧位,皮肤选用75%酒精常规消毒,健侧百会透承灵;患侧内关,血海,合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以患者感酸胀为度,每10分钟行针1刺,留针30分钟后取出。足三里,太溪,三阴交用捻转补法,内关,丰隆用提插捻转泻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再嘱患者取俯卧位,皮肤以75%酒精常规消毒。用进针,针刺脾俞,膈俞以患者感酸胀为度,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后取出。脾俞,膈俞采用捻转补法。疗程:每日按上述操作方法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每两个疗程间隔休息1天,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中药组):常规治疗加中药治疗。治疗原则:宜理气化痰,活血祛瘀通络。用通脑汤合化痰通络汤加减。方药为当归15g红花l0g川芎9g灸黄芪15g生地30g麦冬12g地龙粉2g(冲服)牛膝15g炒白术15g僵蚕10g菖蒲6g;兼热者加石膏,黄芩;痰多者,祛生地加胆星;血虚者加熟地,鸡血藤等加减。服用方法;每副中药加水600ml煎至400ml后,分早晚两次服。疗程;10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二组分别于治疗前后依《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评分(见附表1)[1]进行体征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见附表2)[2]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见附表3)[3]观察并评定患者语言,运动功能恢复程度及改善程度,并比较其差异性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病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症状改善程度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6.0%,对照组84.0%,通过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p<0.05。2)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症状改善程度总有效率分别为92.0%,80.0%,通过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后p<0.05,说明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后评分差比较:通过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后p<0.05,以上均说明说明治疗组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1)临床针药结合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后遗症具有协同作用,有助于偏瘫肢体的恢复。2)针药结合与单纯中药组相比,能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指标,p<0.05推测针药结合中针刺能够促进临床疗效的中药物质基础发挥更大的作用。3)针药结合采取多学科合作,具有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某些优势,能提高疗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预后也有良好远期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