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酸枣仁来源于鼠李科枣属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w的干燥成熟种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具有养心安神、敛汗、生津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酸枣仁主要含有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及脂肪油类成分,其中黄酮类成分斯皮诺素和皂苷类成分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是其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的药效物质,而其药效成分积累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因此,研究酸枣仁品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保障酸枣仁质量关键。目的:通过对酸枣仁本草考证和产地调查,以酸枣仁的有效成分含量和相关生态因子为基础,结合最大熵模型法、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数理统计等现代分析技术,研究酸枣仁药材的生境适宜度,并基于化学成分含量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回归分析和差异性分析,进行品质区划研究,为发展酸枣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1.样品的采收及加工:2018年9月采集了河北省不同产地的酸枣样品40份。将采收的酸枣样品统一脱去果肉和果壳得到酸枣仁药材样品,干燥备用。2.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酸枣仁药材中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三种有效成分的含量。3.酸枣仁药材生境适宜度研究:根据酸枣仁药材采样点的经度、纬度地理位置信息和河北省地形、气候、土壤等相关生态因子数据,结合GIS技术和最大信息熵Maxent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对酸枣仁药材的潜在分布进行区划研究,寻找影响酸枣仁药材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得到酸枣仁药材的生境适宜度区划结果。4.基于有效成分的酸枣仁品质区划研究:对酸枣仁有效成分含量与地形、气候、土壤生态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分析生态因子对酸枣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并进行适宜性等级划分,并结合河北省生态因子的空间分布,利用ArcGIS叠加运算得到适宜酸枣仁有效成分积累的生态适宜性区划图。结果:1.酸枣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HPLC-ELSD法建立了稳定可行的酸枣仁中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的含量测定方法。不同产地酸枣仁样品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斯皮诺素含量为0.081%~0.169%,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为0.037%~0.083%,酸枣仁皂苷B的含量为0.024%~0.047%,其中以邢台所产酸枣仁有效成分含量最高。2.酸枣仁药材生境适宜度研究:通过对各生态因子进行分析,其中对酸枣仁药材生境分布有显著影响的生态因子如下9个:坡度、土壤类型、坡向、最湿季平均温、最冷季平均温、土壤地质分类、最干季平均温、年均降水量、海拔。3.基于有效成分的酸枣仁品质区划研究:影响酸枣仁品质的生态因子有海拔、年均降水量、最冷季平均温和最湿季平均温4个生态因子。不同生态因子组之间差异性显著:海拔在100~300 m时酸枣仁有效成分含量最高,100 m以下时含量最低;年均降水量在500~550 mm时酸枣仁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超过600 mm时含量明显下降;最冷季平均温大于-1℃时酸枣仁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小于-7℃时含量最低;最湿季平均温大于25℃时酸枣仁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小于21℃时含量最低。最适宜发展酸枣仁药材种植的地区为河北省邢台、石家庄的山区地带,邯郸、张家口、承德、保定的山区次之。结论:本课题通过HPLC-ELSD法同时测定了不同产地酸枣仁中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有效成分的含量,初步评价了不同产地酸枣仁的药材质量。采用GIS技术和最大信息熵Maxent模型相结合,对酸枣仁药材的生境适宜度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生态因子对酸枣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建立酸枣仁药材品质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并进行了酸枣仁的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为酸枣仁药材种植区域布局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