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明清山陕会馆的研究始终是学术界的一个空白。虽然许檀先生、刘文锋先生的著述有所提及,但都着眼于商业史和戏曲史的角度,并无对山陕会馆的专业研究。研究明清山陕会馆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历史史实和历史过程,不仅对于廓清明清以来产生的商人集团化经营——商帮的运动变化规律,揭示“会馆而知春秋”的历史规律,对于加深工商会馆是中国商人面对15世纪以来商品全球化浪潮所做出的自主创新性制度安排的认识有历史和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加强对我国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兴未艾的会馆进行管理,对于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的完善有现实意义,并可以提供有可操作性的经验借鉴。本文采取历史研究与抽象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运用实证研究工具对多年搜集到的294所山陕会馆进行历史史象的表述。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研究方法并借助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工具,对明清以来山陕会馆产生的“多种历史因素的综合”以及山陕会馆的功能及其对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作用和其本身市场化历史变迁进行分析。以期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对明清以来的山陕会馆进行全景式分析。本论文的内容按照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逻辑,先全面分析明清以来的山陕会馆的具体史象以及产生原因,和在各地的分布状况,然后分析山陕会馆的经济、社会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会馆对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作用及其向市场化转型的历史变迁,全面揭示了明清以来的山陕会馆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本论文的整体研究是创新的,填补了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空白。尤其是在以下方面具有创新性贡献:1、关于工商会馆产生的内在原因分析;2、关于山陕会馆的资料统计及其分布状况分析;3、关于工商会馆对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作用分析;4、关于工商会馆的“会底银两”资金运作经验分析;5、关于工商会馆的非官方管理组织分析;6、关于工商会馆的管理思想研究等。这些贡献都是学术界所认可的。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明清以来产生的工商会馆是中国传统商人面对15世纪以来商品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所做出的自主创新性制度安排。工商会馆本身经历了从乡缘组织向市场中介组织变迁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融入市场化的过程中完成或没有完成自身的历史转型。这些历史规律对于了解今日各地会馆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历史经验和观察工具。本文的不足之处是对山陕会馆的建筑艺术及其文化内涵由于受专业限制而展开不够,并将以此作为后续研究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