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农村食品安全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定性定量论证,以明确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的现况。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系统”,进行农村食品安全的焦点问题确认,并结合实证研究和访谈结果对农村食品安全焦点问题进行印证。从而分析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探索如何充分调动现有的基层农村资源,通过充分沟通协作,在兼顾问题系统的前提下,提出有效解决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特定问题的对策思路。研究方法1、通过专业人员组成文献评阅小组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等2009-2015年494篇“农村食品安全”相关文献的精读评阅,应用文献分析、科学计量分析等,对相关文献进行定性和半定量专题研究,采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提供的“子模—概念—指标”维度逐一纳入模型的方法,对我国农村食品安全领域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并形成问题系统,明确系统中各问题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2、通过层次分析法,由两组专家分别从问题“重要性”和“严重性”的角度,依托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建立2层次递阶结构(第一层次为前述农村食品安全领域主要问题系统所包括的结构-资源、结构-组织、过程、系统结果、外部子模等5个因素,第二层次为各子模内部具体问题)对归纳的农村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比较评价,经一致性检验符合CR≤0.1标准,分别完成问题“重要性”、“严重性”总排序和优先解决排序指数计算,以确认农村食品安全领域的焦点问题。3、收集2009-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山西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相关数据和2009-2013年山西统计年鉴中农村居民每年消费的主要食品数据。对山西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变化和山西省农村居民人均每年主要食品消费情况变化进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山西省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评价调查问卷》,了解农村居民对所处生活环境范围内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观评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收入、饮食相关习惯的指标以及关于食品安全评价的指标。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等。采用非结构化访谈法对研究专家与农村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者进行焦点问题深入访谈,结合“农村食品安全领域主要问题系统的构建”中所得到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政策效果评价,提出解决我国农村食品安全中特定关键问题的对策思路。研究结果1、农村食品安全领域主要问题系统的构建经分析问卷信度效度检验一致后,对专家小组成员各自提交的文献评阅和资料收集调查表进行归纳分析。将精确界定和被广泛认可的66个具体问题,经论证后最终形成了监管资源投入不足、组织体系布局分工不合理等16个反映系统内部“结构-过程-结果”的问题,包括农村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农村食品安全保障常规手段可及性差、农村食品市场消费安全隐患突出等,以及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差、消费能力不足和消费观念落后等5个反映系统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影响的问题。2、农村食品安全领域焦点问题确认结合对相关问题按照“重要且严重、重要但不严重、严重但不重要、不重要也不严重”分类讨论结果,最终确认基层食品安全“块管”体制催生地方财政依赖、监管效果大打折扣等12个焦点问题的优先解决排序。排名前三的为农村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农村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农村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财力投入不足。3、山西省农村食品安全实证研究山西省实地调研发现:①从2009年到2014年山西省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从2009年的37.1%下降到2014年的29.4%,说明山西省农村地区食品消费已经从“保障生存”、“吃饱”的数量追求型向注重质量安全和营养健康型逐渐转变;②因具有较为典型的留守人群特征,1483名参与调查的农村居民在食品消费习惯、食品安全素养、食品安全知识需求、问题食品维权以及食品安全总体评价、问题成因与对策等方面的调查中,表现出明显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差异。食品安全关注程度与食品安全总体评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900。没有城市经历的人偶尔购买的频率更大(χ2=124.264;p<0.001),家庭收入高的人每2-3天的购买频率更大(χ2=190.703;p<0.001),家中有未成年人的人每2-3天的购买频率更大(χ2=14.838;p=0.002),家庭收入高的人去正规超市购物的频率更大(χ2=115.181;p<0.001),教育程度高的人购买食品时对相关检验标志的查看次多更多(χ2=97.218;p<0.001);③来自12个县/区的44位基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半结构化访谈,在岗位履职、面临困难以及农村食品安全主要问题辨识等的回答中,也较好印证了前述研究的焦点问题。研究结论1、我国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对构建的66个具体农村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卫生系统宏观模型的问题归类论证,共产生了目前突出存在的22个归类问题。2、基于“重要性”和“严重性”维度比较的问题排序,我国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鲜明的“城乡差异化”特点。因此,从决策可行性、问题可解决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基层食品安全“块管”体制催生地方财政依赖、影响监管效果、农村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资源投入不足等焦点问题的解决方案,将对现阶段我国农村食品安全严峻形势的扭转起到关键作用。3、以山西省为例,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的食品消费趋势使得人们对农村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有着越来越高的质量安全需求。而农村食品市场中监管人员数量不足、业务素质不高、设施设备匹配性差等监管体系自身建设不健全,使得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严峻的考验。4、针对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研究提出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其他食品安全的相关配套法规的修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提高农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