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通货膨胀压力彰显,资产价格膨胀,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等多种因素交织,使得货币政策操作格外引人关注。我国货币政策一直以来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调整的中介目标,尽管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有一定的灵活性,但货币供应量的时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尽管人们对于时滞已有普遍的认识,但具体有多长的时滞,很难有人说的清,因此本文采用中国经济2000年至2012年历史数据,进行时滞研究,为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经过本文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较长的时滞,印证了很多学者的观点,在中国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已不再适用,需要适时进行货币政策改革。随着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建立以利率、汇率等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为主体的货币政策规则势在必行。央行提出在“十二五”期间稳定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放弃设定货币供应量增长规模目标,显示了央行推进货币政策改革的决心。但中国货币政策的改革将何去何从?在理论界引起了广大的争议。泰勒规则与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操作不同,是一种相对理性地调整利率的操作规则,也逐渐被各国央行所采用,在货币政策操作方面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实践中展示了它成功适用的一面。因此,本文将根据泰勒规则及其政策含义,根据中国经济2000年至2012年历史数据,研究其在中国的适用性。通过协整分析表明,泰勒规则在中国有一定的适应性,这为中国货币政策改革提出给出一定的实证支持和建议。经过本文研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货币政策改革:加大央行的改革力度,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透明度和问责性;继续深化和促进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和发展金融市场体系,建立流畅和灵活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行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度,明确汇率目标和通胀目标的主从位置;建立一个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的统计指标和预测模型,并增强央行的经济预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