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经济伦理观的转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ming33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传统的公平效率经济伦理观提出了全面挑战。公平优先、效率优先以及公平与效率兼顾在带来经济效益、社会发展的同时,造成了贫富分化、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论文尝试性地提出确立生态型经济伦理观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生态型经济伦理观是一种新型的生活范式、生产方式、发展方式,是全面小康社会所诉求的一种伦理精神:它坚持生态理念,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论文从观念转换、制度确立、法律规约以及科技的应用等四个方面对生态型经济伦理观的建构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思路,以希冀最终达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颜元是清初北方著名的儒学哲学家、思想家,是颜李学派的创始人。他以尧舜孔孟之学为宗,反对程朱理学的空疏无当,讲求务实致用,尤重身体力行。儒家是以家庭伦理为本来规划治国平天
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探讨国际经济的核心伦理原则——国际经济公正。它由三个部分构成:导言、主体部分和结语。 在导言中,作者着眼于当今国际经济现象,描述了在经济全球
作者认为,我国转型期存在的经济伦理问题对制度创新有显著的影响。只有从实际出发,对当前的一些错误的经济伦理观念进行清算,使正确的观念重新掌握群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经济伦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信用问题已成为引起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信用危机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本文认为,信用作为一种伦理规范,反映在经济行为中
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在多元社会里,社会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社会成员越来越难以达成对社会的认同,利益主体的分化导致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的差异。时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本质上说是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理论,市场经济中的道德调节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回顾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性中同时存在着自利和利他两种倾向,单纯的自利,或单纯的利他,都不可能成为人的现实选择。如何在自利和利他的对立中寻求统一,是人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最为
信用伦理问题是一个极具现代意义的伦理问题。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与完善的当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也日趋复杂化,信用伦理作为处理人们关系的一项基本的道德原则,在社会生活中发挥
7月26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鹤主持会议并讲话,对近期国有企业改革重点任务作出部署。7月30日
报纸
扇贝裙边富含蛋白质、脂质等营养成分。为了高值化利用扇贝裙边,本文选用中性蛋白酶、动物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酸性蛋白酶五种酶,以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态氮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