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患者mdr-1和Bcl-2基因及其编码耐药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ps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多药耐药性是导致急性白血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急性白血病患者mdr-1基因、Bcl-2基因及其编码的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Bcl-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来探讨:初发组Pgp及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完全缓解率之间的关系;mdr-1基因、Bcl-2基因及其编码的耐药蛋白的表达在正常对照组、初发组、完全缓解组及难治组中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gp、Bcl-2蛋白的表达,以PgP及Bcl-2蛋白阳性细胞≥10%为蛋白表达阳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Q-PCR法对mdr-1、Bcl-2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及方差分析统计结果。 结果: 初发组急性白血病患者Pgp、Bcl-2蛋白表达阳性的完全缓解率与Pgp、Bcl-2蛋白表达阴性的完全缓解率之间有差异(P<0.05);mdr-1基因、Bcl-2基因及其编码耐药蛋白的表达在正常对照组明显低于初发组、完全缓解组及难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难治组中mdr-1基因、Bcl-2基因及其编码耐药蛋白的表达高于完全缓解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mdr-1基因、Bcl-2基因及其编码的耐药蛋白Pgp、Bcl-2蛋白的高表达导致患者对化疗药物耐药,治疗效果差,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动脉导管是胎儿血液循环中连接肺动脉及降主动脉的必要结构,出生后随着流经动脉导管血液血氧分压的增高及出生后血液前列腺素浓度的减少,动脉导管管壁肌肉收缩,使动
目的:应用高分辨力超声结合血管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定量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颈总动脉血管弹性指标及内膜中层厚度(IMT),初步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颈动脉血管弹
目的:肝硬化是由各种机体内外因素导致的肝脏纤维化改变,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由于早期肝硬化通常无典型的临床症状,较少引起患者的注意,就诊时常常已经处于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