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闭环肌松注射系统在上腹部开放手术患者全凭静脉麻醉中使用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选取择期全身麻醉方式上腹部开放手术患者90例,年龄从30~75岁、ASA分级Ⅰ~Ⅱ级、手术时间大于100分钟,BMI:18~24kg/m2。并排除术前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心血管系统疾病者;对非去极化肌松药有过敏史者;有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或代谢性疾病者;三个月内有监测部位外伤或手术者;既往有酒精中毒史或吸毒史者;术前合并有水电解质紊乱者(钾、钙、镁等);使用过可能影响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抗生素或其他药物者;有交流障碍以及术中特殊情况导致非手术间拔管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闭环肌松注射系统(CLMRIS)输注组(E组)、单纯经验给药组(C组)和闭环肌松注射系统联合经验给药组(E+C组),分别记录各组入室即刻(t1)、插管即刻(t2)、手术开始(t3)、手术缝皮(t4)、手术结束(t5)、自主呼吸恢复(t6)、意识恢复(t7)、拔管即刻(t8)八个时点的TOF值,以及各组诱导起效时间、插管时间、诱导剂量、插管评分、肌松药使用总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恢复时间(停肌松药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恢复指数(TOF从25%恢复至75%的时间)、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拔管躁动评分、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PACU停留时间以及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满意度等。结果:各组均能较好的满足术中肌肉松弛的需求。患者一般情况、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总计增药次数、恢复指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诱导阶段,与C组比较,E组和E+C组的诱导插管时间虽然较长,但是插管评分较高,而且插管过程更加顺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维持阶段,与E+C组和C组两组比较,E组的维库溴铵使用总剂量更多,平均输注速度也更大,但是术中的体动反应发生率却很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麻醉苏醒阶段,与E+C组和C组两组比较,E组恢复时间更快,拔管即刻的TOF值更高,而且拔管后二十分钟的肌松残余率也明显小于另外两组,患者在PACU的停留时间也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恢复指数等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闭环肌松注射系统在麻醉诱导插管时可以更好地把握插管时机(即完全阻滞),提供良好稳定的插管条件;麻醉维持时可以提供良好的肌肉松弛条件满足手术需要,较少发生体动反应;术后麻醉苏醒时可以减少患者恢复时间,减少PACU停留时间,降低患者残余肌松并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闭环肌松注射系统不仅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上腹部开放手术麻醉,而且可以减少麻醉医生的工作量并提高临床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