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泊作为地球表层生态系统重要的淡水资源库、洪水调蓄库和物种基因库,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湖泊水环境变化剧烈,该区域水体富营养化与高悬浮物浓度现象尤其突出,关系着亿万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快速而准确的湖泊水质遥感监测与评价刻不容缓。由于构建水色参数高精度遥感模型的需求,固有光学特性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针对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水体—鄱阳湖、太湖和巢湖,通过2008-2011年8月和10月共计5次野外实验,以“沿岸和其他光学复杂水体的海洋水色遥感(IOCCG)”报告为基础,对水体主导类型进行分类,并根据ad(非色素颗粒物吸收)、aph(浮游植物色素吸收)、ag(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吸收)光谱曲线特征差异引入ad-g(主导类型ad、ag、ad-ag的合并类型)和aph-related(主导类型ad-aph、ad-aph-ag的合并类型),对主导类型进行归纳合并,分析描述了三大湖泊水体有效样点所属主导类型的季节和空间分布情况,并对当前常用的叶绿素a反演模型进行适用性评价。结合实测后向散射数据选取最佳参考波长运用参数化方程来全波段模拟湖泊水体的后向散射系数,并分析讨论相关水质参数与后向散射系数的关系。结果显示: (1)秋季,鄱阳湖、太湖、巢湖的主导类型较为单一,分别为ad、ad-ag、ad-aph-ag;夏季,鄱阳湖和太湖同为两种类型共同主导,分别为ad、ad-ag,ad-aph-ag、ad-aph;鄱阳湖夏秋季和太湖秋季主导类型都属于ad-g类型,而太湖夏季和巢湖秋季则属于aph-related类型。 (2)分别针对Gons和Gitelson叶绿素模型假设条件进行验证,发现不同湖泊水体及不同主导类型下其适用性程度不一致。aph-related主导的水体更趋于满足假设条件,而ad-g主导类型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3)700nm作为参考波长进行参数化模拟效果最好,不同主导类型下后向散射系数随着波长的增加而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