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是我国淡水主养鱼类之一,在我国淡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缺乏选种保种技术,导致鲢的优良种质退化。雌核发育是快速建立纯系得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鲢的人工雌核发育近交系。为了检测雌核发育鲢的遗传特点,我们进行了同工酶和微卫星标记的研究。 采用聚丙烯酰胺水平平板电泳法研究了雌核发育近交F1Ⅰ系、Ⅱ系、野生鲢、普通鲢和鲤的肌肉蛋白以及肝、肾、心、眼和肌肉5种组织的酯酶(EST)和乳酸脱氢酶(LDH)。比较发现:(1)雌核发育鲢近交F1Ⅰ系、Ⅱ系和野生鲢的同工酶谱基本一致,鲤明显区别于鲢;(2)从酯酶图谱可发现,雌核发育近交鲢F1Ⅱ系的群体内有多态现象,肝、肾、肌肉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0.6000、0.3333、0.5000,遗传杂合度分别为0.7485、0.6622、0.1139;(3)肝脏的乳酸脱氢酶中出现C带,且C带表现多态性。(4)没有发现能区别鲢群体的遗传标记。 利用鲢的微卫星引物,对雌核发育鲢近交F1Ⅱ系和野生鲢、雄鲤进行了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分析。通过DNA提取、PCR扩增、凝胶电泳检测等一系列分子操作技术,分析了3个群体在37个微卫星位点上的群体遗传变异,包括有效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位点比例、群体杂合度、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固定指数、群体间遗传距离等,并用UPGMA法对3个群体进行了聚类。结果表明:(1)鲤在25个微卫星位点上产生了特异性扩增产物,说明这25对引物对鲤和鲢具有通用性。(2)37个微卫星位点中有25个表现多态性。野生鲢和Ⅱ系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是78.38%和75.68%,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是0.5108和0.5078,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是0.4725和0.4004,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是0.8348和0.6370,表明Ⅱ系的遗传多样性比野生鲢低。(3)固定指数的Fst表明有93.25%的遗传变异是由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造成的,群体内的变异程度较大。(4)在BL75位点上,Ⅱ系达到纯合状态。(5)没有发现雌核发育的异精效应。 本研究结果没有找到雌核发育近交F1来源于父本的特异标记;雌核发育鲢近交Ⅱ系的遗传多样性比野生鲢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未达到显著差异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