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2型抑制PK-15细胞产生IFN-β的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an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免疫是机体宿主抵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宿主细胞通过其模式识别受体探测到入侵的病毒从而产生干扰素,限制病毒的复制和感染。干扰素在天然免疫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病毒也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逃避天然免疫干扰素的有效策略和机制。先前研究表明相对于猪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等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仔猪后血浆中干扰素水平较低。体外实验也表明PCV2感染可以分别抑制类浆样树突状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泌IFN-α和IFN-γ,但对于PCV2感染抑制干扰素产生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实验以PK-15细胞为模型,研究PCV2感染PK-15细胞后抑制IFN-β产生的信号通路和机制,为研究PCV2与天然免疫相互作用和PCV2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了快速检测PCV2感染PK-15细胞后IFN-β变化,本实验首先构建含有猪IFN-β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萤光素酶报告质粒转染PK-15细胞,转染poly(I:C)(1μg/ml)刺激12h时,萤光素酶报告质粒活性相对于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表明构建的猪IFN-β启动子双萤光素酶报告质粒具有良好活性,为进一步探讨猪的β干扰素信号通路研究奠定了基础。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反应是天然免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表明PCV2能抑制干扰素产生,但关于其抑制干扰素产生的具体分子机理尚不清楚。PCV2(MOI=0.或 MOI=1)感染 PK-15 细胞 24h 后,转染 ISD 和 poly(I:C),12h 后检测 IFN-β-Luc 活性,IFN-β的mRNA表达和IRF3-Luc活性。结果显示,PCV2(MOI=1)显著抑制了 ISD和poly(I:C)诱导的IFN-β产生(P<0.05)和IRF3-Luc启动子活性(P<0.05),而与AP-1&NF-κB-Luc 无关(P>0.05);PCV2 感染 PK-15 细胞后,分别转染 STING、TBK1、IRF3和IRF3/5D,24h后检测检测IFN-β-Luc活性和IFN-β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PCV2显著抑制了 STING、TBK1、IRF3和IRF3/5D诱导的IFN-β的双萤光素酶活性和mRNA表达(P<0.05);PCV2感染PK-15细胞后,分别转染STING和ISD,进行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结果表明PCV2感染PK-15细胞后显著抑制STING和ISD诱导的IRF3入核。以上结果共同表明PCV2感染PK-15细胞后,作用于IRF3信号通路下游,影响p-IRF3入核,从而抑制IFN-β的产生。前面我们实验结果表明PCV2能抑制IFN-β产生,然而哪些PCV2病毒的编码蛋白参与抑制PK-15细胞IFN-β的产生,尚不清楚。本实验首先构建了 ORF1,ORF2,ORF3,ORF4的pcDNA3.1(+)真核过表达载体,PK-15细胞分别过表达ORF1-Flag,ORF2-Flag,ORF3-Flag 和 ORF4-Flag,24h 后转染 ISD、poly(I:C)和 IRF3/5D,采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IFN-β的启动子活性,结果表明PCV2 ORF1开放阅读框编码蛋白显著抑制了 ISD、poly(I:C)和IRF3/5D诱导的IFN-β启动子活性(P<0.05);ORF1-Flag,IFN-β 和 pRL-TK 分别与过表达质粒 STING、TBK1、IRF3 和 IRF3/5D 转染至PK-15细胞,36h后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IFN-β启动子活性,结果显示ORF1显著抑制了 STING、TBK1、IRF3和IRF3/5D诱导的PK-15细胞IFN-β启动子活性(P<0.05);ORF1-Flag,IRF3-Luc 和 pRL-TK 共转染至 PK-15 细胞,24h 后分别使用 ISD和poly(I:C)刺激12h,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IRF3-Luc启动子活性,结果显示ORF1显著抑制了 ISD和poly(I:C)诱导的IRF3-Luc的启动子活性,说明ORF1主要通过IRF3信号通路抑制IFN-β产生;PK-15细胞转染ORF1-Flag的36h后,提取蛋白样品,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ORF1-Flag主要与核转运因子KPNA3互作而不是KPNA4,转染ORF-Flag后KPNA3与p-IRF3的结合相对于对照组减少;然后构建缺失核定位序列(NLS)的ORF1-Flag△NLS质粒,将其与ORF1-Flag分别转染至PK-15细胞36h后,提取蛋白样品,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ORF1-Flag可以与核转运因子KPNA3互作,缺失NLS后的ORF1-Flag△NLS与KPNA3的互作消失,ORF1-Flag△NLS 组 KPNA3 与 p-IRF3 的结合相对于 ORF1-Flag 组增多,且 ORF1-Flag△NLS恢复了 ORF1-Flag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抑制作用,说明核定位序列是ORF1抑制IFN-β启动子活性的关键氨基酸序列;通过突变ORF1-Flag上核定位序列上的氨基酸位点转染PK-15细胞,36h后提取蛋白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ORF1核定位序列上的30K-K-I-R33氨基酸位点突变体与KPNA3的互作减弱最显著,恢复了ORF1抑制的IFN-β启动子活性。以上结果表明,PCV2 ORF1通过其核定位序列与核转运蛋白KPNA3结合,竞争性抑制了 KPNA3对p-IRF3的转运,从而抑制了 IFN-β的产生,为PCV2病毒逃逸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PCV2病毒与宿主免疫的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1)研究DBT和彩超对乳腺肿块诊断效能的不同以及联合应用的价值;(2)综合分析DBT图像上乳腺肿块各征象及临床特征,建立基于DBT征象及临床特征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对该模
在我国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逐渐渗透到用户日常生活,其中代表便是支付宝和财付通。第三方支付无论从业务结构还是业务规模上,都掣肘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因此,本文研究第三方移动支付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分别对商业银行收入有怎样的影响,研究第三方支付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收入的影响有何区别,研究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是否有差异,有利于商业银行
现实世界中众多应用如实时监控系统、社交媒体等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大量实时、快速到达的数据流,基于这种动态的数据流增量构建分类器是目前数据挖掘中热点问题之一。然而,数据流通常具有不平稳性,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的分布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概念漂移。概念漂移的存在常使得分类模型的预测性能下降,给数据流的增量学习过程带来了挑战。尽管已经有研究工作致力于概念漂移数据流的学习,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
日本农研机构于2006年3月编幕出版了农业技术类词典——《农业技术事典》。这本词典共收录了包括作物、品种、育种、施肥等农业生产技术在内的约16000个词条,内容丰富。其中
西红花苷Ⅰ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肥胖症、老年痴呆、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其来源于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柱头。高纯度西红花苷Ⅰ,不仅可为西红花苷Ⅰ的分析检测结果提供准确性
随着汽车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退役汽车数量逐年增多,由于大量的退役车辆不能被及时处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了减轻环境和资源压力,国内已加大了对汽车循环利
大黄鱼是我国养殖产量最大的海水鱼,变形假单胞菌是养殖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病原。本实验室前期分离到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病原菌变形假单胞菌NZBD9,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变形假单胞菌的secY和dksA基因在感染过程中显著高表达。本文结合RNA干扰和dual RNA-seq技术探讨secY和dksA基因在变形假单胞菌与大黄鱼互作中的功能。首先针对secY和dksA基因的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5对shRNA用
时滞微分方程考虑到过去对当前状态的影响,描述了同时依赖于当前状态和过去状态的发展系统,在生物学、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对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时滞
近几年来,无人机由于具有低成本、广覆盖、不受复杂地形的限制以及不存在通信盲点等优点已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尤其是无人机作为空中基站在提高传统地面蜂窝网服务质量、降低通信设施部署成本,以及在灾害地区搭建快速通信通道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对于无人机通信覆盖的研究主要针对准确已知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并未考虑实际通信中发送端由于估计误差或量化等因素导致的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的情况。基于此,本论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涉及全球,各国经济萧条的局面逐渐蔓延开来,我国钢铁行业需求萎缩、产能过剩的现状越来越突出。为了维持经营,钢铁企业又开始大规模负债融资,全行业杠杆率不断攀升。考虑到钢铁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高杠杆带来的问题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甚至会影响经济发展,钢铁企业去杠杆的任务迫在眉睫。目前不少钢铁企业积极响应“去杠杆”的相关政策,在降低企业负债率上取得初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