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难民问题不仅是国际社会,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问题。进入2016年,难民问题持续恶化,难民危机频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作为与难民问题有着切身关系的难民接收国与难民来源国,它们在有效解决难民问题上不断地进行着思考和尝试。随着难民形势的持续恶化,区域层面的欧洲面临着最严重的难民危机,国际社会也十分重视该问题的有效解决。新形势下的难民问题愈加复杂,其不再是简单的难民问题,还与恐怖主义,国家安全等因素相互交织,使得难民的解决面临着很多困境。历史上,国际难民保护机制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有效保障了难民的权利,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新的难民问题的出现给现行难民机制本身提出了挑战。1新形势下,难民权利国际保护在制度,实践以及各国国内都面临着困境。关于是否接收难民的问题,各国立场差距巨大,难民的接收与国家安全的平衡成为了新的思考点,国家在国际法层面的权利义务到底是如何?厘清国家必须,可以,应当承担的国际法义务,分析难民接收会对接收国造成怎么样的影响?最后,研究世界范围内存在的难民问题是为了更好的为我国的难民制度发展建言献策。中国需要正视难民问题,有效解决已经存在的和潜在的难民问题,维护其大国形象。因此,本文分为四个篇章展开:本文第一章是对难民的产生及国际法的保护机制的介绍,这部分是对本文内容的铺垫,介绍论文相关的背景,理论制度以及由现行国际难民保护机制困境引出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即难民的接收与国家安全的平衡。第一节就难民的产生及发展进行了介绍,主要涉及难民的由来及其国际保护的沿革。第二节阐述了难民的国际保护机制,首先是关于难民保护的国际法依据,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法和一般法律原则三个方面。其次对难民保护的主体及对象进行阐述,明确国家在国际法上必须,可以,应当承担的国际法义务。第三节介绍难民保护的基本原则,对与本文主题论述相关的不推回原则以及临时庇护原则将做详细的分析,其他原则做简单介绍。本文第二章以比较法的视角研究了难民接收与国家安全两者平衡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从国际条约层面到区域一体化条约,再至具有典型性的德国国内法层面,对比分析不同法律的制度,不同的国家实践,探析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第一节在难民保护的国际法层面定义国家安全这一概念,对国家安全以及公共安全进行界定和解释,同时分析国家安全例外条款,主要集中在不被推回权的适用例外,驱逐难民权的行使,以及驱逐外国人权中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的管理行为。第二节重点讨论欧洲区域层面的法律规制,首先以图表等可视化形式展现近几年大规模进入欧洲的难民人数,回顾二战后欧盟共同难民制度发展史。难民大规模涌入造成欧盟层面难民政策失灵,国家利益与难民人权保护产生冲突的背景下,欧盟如何改革与调整以实现人权保护与国家乃至欧盟利益的平衡。第三节是从德国难民法律及政策的变化与实践来论证难民接收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欧洲难民危机背景下,德国的难民政策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对这些法律和难民政策调整,分析其深层次原因。本文第三章具体介绍难民接收与国家安全问题面临的困境。第一节分析难民接收对接纳国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第二节至第四节着重分析难民保护原则与国家主权原则的冲突。该部分的困境指向三个具体的问题,首先,难民接收与宗教,其次难民接收与恐怖主义,最后是大规模涌入难民的保护与国家安全的防治。讨论上述三个在难民接收中出现的困境,以实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难民保护的平衡兼顾。第四章是关于中国难民接收与国家安全的思考和建议。难民问题离中国并不遥远,我国在不远的未来也将面临难民人权保护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选择。本章第一节对中国难民庇护的实践进行回顾,明晰中国难民保护实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二节论述难民危机背景下中国面临的困境及潜在危险。没有专门的难民法与国际条约衔接,权利保护缺位,难民甄别制度不健全,都是我国面临的法律困境。与此同时,与中国陆地接壤的国家以及邻近国家潜在的难民问题,朝鲜“脱北者”问题的处理,都将是中国难民问题未来的考验。第三节则是对中国难民庇护制度的展望。从中国国情出发,探讨构建中国难民保护法律制度的立法背景、价值选择和立法模式,就设立难民保护的制度,包括难民准入,难民甄别以及难民待遇等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