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处于不断变异中,而造成这种变异的重要条件就是社会因素。所以本文以罗山方言为个案,运用社会语言学变异的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录音访谈的方法收集语料,并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罗山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变异情况,进而探讨影响罗山方言变异的社会因素,并总结变异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为当地政府在普通话推广及城镇化进程中进行正确的语言规划、制订相应的语言政策提供事实和理论依据。第一章绪论部分,着重介绍了罗山方言的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对方言变异的研究情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以及参考依据,另外,还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和方法。第二章社会调查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次调查的对象——罗山县的情况以及确定罗山县为调查对象的原因,接着阐述了调查方案,包括自变项和因变项的确立,调查问卷的编制,田野调查的方法,以及语料处理的方法及过程。第三章变异分析部分,主要从语音(声母和韵母)、词汇(天文地理词汇、亲属称谓词汇和时间方位词汇)、语法(给予句、被动句和比较句)三个部分出发,运用SPSS20.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交叉列联表和卡方检验表,使整个结果更加清晰明了,进而探讨影响罗山方言变异的社会因素。第四章主要根据语音、词汇、语法部分的分析结果,总结它们不同的特点,进而结合罗山方言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的调查问卷,探讨罗山方言变异形成的原因。我们发现罗山方言语音、词汇、语法各部分的变异都属于进行中的变化,年轻一代对于标准变式的使用超过中年人,中年人又超过老年人。在语音部分,性别、年龄、阶层、受教育程度、地域这五个社会因素的影响都比较明显,另外,语音古今的演变也与罗山方言的变异有关,进而发现罗山方言语音有向标准普通话靠拢的趋势。词汇部分,我们发现年龄、阶层、受教育程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另外,家庭教育、语言接触,以及人们的语言态度,都影响罗山方言词汇变异。语法部分,年龄和阶层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另外,我们还发现三种句法中的“过渡式”才是罗山方言使用最多的,这种“过渡式”并不是标准变式,它是语言系统内部调整的一种演变模式。最后概括了本文的研究结果,指出了对罗山方言社会变异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