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科硕士生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创新品质和创新成果三个方面。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描述分析工科硕士生创新能力各方面的表现:(1)工科硕士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不理想,其所处创新环境不尽如人意。(2)不同群体间,工科硕士生创新能力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男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优于女生,男生创新成果的表现优于女生;研二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显著优于研一、研三学生;研三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能力和文献搜索及运用能显著优于研一、研二学生,研二学生又显著优于研一学生;研三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显著优于研一和研二学生;在创新成果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工科硕士生三年级的学生,各项成果类型中占有率最低的为研一学生;本硕专业相同的学生在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及解决问题能力上显著优于本硕专业不同的学生;本硕所读专业相同的工科硕士生的创新成果占有率,明显高于本硕所读专业不同的工科硕士生;本科就读于普通一本或二本学校的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显著优于本科学校为“985工程”或“211工程”学校的学生;本科就读于普通一本或二本学校的学生发表了学术论文和参与并提交会议论文的人数占该类型总调查人数的占比,明显高于本科就读于另外两类型学校学生的占比;工科硕士生在直觉思维能力、挑战精神、冒险精神和文献搜集及运用能力四个维度,因导师学术身份的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导师为院士的学生,申请了学术专利、参加并提交会议的人数显著高于导师为其他学术身份的学生;导师为长江学者的学生,发表了学术论文的学生人数又显著高于导师为其他学术身份的学生。运用逻辑斯回归分析和解释型回归分析发现工科硕士生创新思维、创新品质、创新成果及其所处的创新环境各自的关系是:(1)工科硕士生的问题发现及解决能力和文献搜索及运用能力有助于其形成创新成果;(2)充足的学术资源有助于工科硕士生形成创新成果;(3)充足的学术资源和科学合理的教学与课程设置有助于提高工科硕士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因此,高校要准确定位工科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科硕士生课程,转变教学方式方法,为培养和提高工科硕士生创新能力提供优质资源和环境。同时要优化工科硕士生导师结构,保证导师指导的充分性和发展性。工科硕士生自身要发挥其主体地位,积极学习,主动创新,提高科研创新品质和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