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世俗消解传统——池莉小说家庭叙事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ga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文坛上,池莉的读者号召力不容忽视。但另一方面,评论界却对池莉的作品褒贬不一,而且批评者居多。总的来说,池莉拥有广泛读者是因为小说反映了当代市民的真实生活;批评者则认为池莉的小说缺少作家的责任感,过多迎合世俗。笔者认为,池莉小说体现了作家正视生活的勇气和挖掘生活的眼光。前人对池莉的研究主要是从还原日常生活、女性主义、媚俗等角度剖析池莉作品。笔者认为,池莉的小说总体来说是围绕家庭叙事展开的,平凡市民的家庭生活是池莉小说观察得最深、表现的最多的中心点。池莉在反映家庭生活的小说中,围绕着传统与现实的冲突,对传统进行消解,通过记录家庭中各元素的变化来映射社会的变迁和人的成长。笔者通过文本精读法、精神分析法和女性主义的方法对池莉小说中的家庭叙事进行研究,得出“菲勒斯”的消解、传统道德的失语、女性家庭角色转变的结论。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池莉小说的家庭叙事进行研究。首先从家庭政治角度进行论述。政治的核心是权力。传统家庭是父权家庭,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池莉笔下的家庭,父权消解,母亲逐渐成为“一家之主”。其次从家庭伦理角度进行论述。与传统文化重视家庭伦理不同,池莉笔下的当代家庭,家庭成员关系“松散”,传统伦理道德约束减弱。传统道德要求与自由爱情之间的矛盾在池莉小说中凸显。最后从家庭角色角度进行论述。传统文化推崇“贤妻良母”类型的女性。传统女性以成为他人的“贤妻良母”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池莉笔下的当代女性,逐渐摆脱这一价值观的束缚,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
其他文献
闲暇,是指一种完全由个人支配的自由活动或心境。闲暇教育,即培养人对闲暇行为的选择和价值判断的能力。一、小学生闲暇教育现状闲暇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近乎空白的状态。目前,
期刊
本文以保定市周边部分县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宣传材料为例,通过走访各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政策宣传材料中的语言进行了分析,找出目前宣传材料中
许地山被学界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特点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创作表现出浓郁的宗教氛围和异域色彩,同时体现了作家对人间现世的终极关怀。本文选取与以往研究不同的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