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丽彬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及妇科等疾病的诊治,对脾胃、风湿、妇科、肿瘤等疑难杂症尤为擅长。本人跟师,侍诊、抄方两年又半载,深感战丽彬教授对中医学深深的热爱,导师认为中医药博大精深,既是实践科学,也是理论科学,临床上的应用千变万化,仍不能被现代医学完全替代,而中医传统古籍的学习和继承也进一步指导着临床。导师深信没有理论指导的临床是盲目的,不可信的,只有通过不断地理论学习和总结,并再次投入临床当中,反复的、不断地进行验证,才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学术体系,指导并启迪后人。本研究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文字整理、医案分析等方法,对战丽彬教授的临床学术观点及经验进行全面的整理及分析;第二部分,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及数据挖掘软件,对战丽彬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的用药进行分析对比,力求从多个角度综合归纳导师治疗癌症的“随证用药”规律。目的:第一部分,利用文字整理、医案分析等方法,对战丽彬教授的临床学术观点及经验进行全面的整理及分析;第二部分,利用频数、聚类及贝叶斯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战丽彬教授治疗恶性肿瘤进行分析,掌握其用药规律,并为中医医案整理分析及名老中医经验挖掘提供方法学指导。方法:第一部分,利用文字整理、医案分析等方法进行文字总结;第二部分,收集整理664首战丽彬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的处方,利用IBM SPSS20.0统计软件及Clementine12.0数据挖掘软件,运用频数、聚类及贝叶斯网络等方法,对处方用药进行挖掘分析,探讨战丽彬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的用药规律。结果:第一部分,总结出战丽彬教授的临床学术思想,并选取5个医案进行分析,总结战丽彬教授临床经验;第二部分,药物频次统计分析发现战丽彬教授治疗恶性肿瘤处方中,频率>50%的中药有11味,包括黄芪、茯苓、党参、白花蛇舌草、当归、半边莲、陈皮、炙甘草、炒白术、半枝莲、山慈菇;频率>20%的中药有34味,频率>10%的中药有57味。统计分析其归类情况,显示纳入的处方主要以补虚药和清热解毒药为主,其次为理气药、消食药、利水渗湿药、活血止痛药;对34味频率>20%的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组,体现了战丽彬教授扶正抗癌、滋阴养血、理气和胃等治法;以黄芪为目标,对34味频率>20%的高频药物,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得出主方为:黄芪、党参、茯苓、熟地黄、麦冬、阿胶、当归、川芎、枳实、炒白术(白术)、炒神曲、白花蛇舌草、半边莲、杜仲、甘草;分别以手术、化疗、放疗为目标,对频率>10%的药物,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从宏观上体现了战丽彬教授中医药结合手术、化疗、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用药规律及其优势。结论:战丽彬教授精究中医典籍,融会中西,并重视脾阴,从脾论治。数据挖掘技术适用于名中医医案及经验研究,本研究挖掘出战丽彬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药物、药物组合、主方及中西医结合的具体方法,并从中反映了恶性肿瘤病机治法,为临床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