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右旋磷霉素菌株的诱变及培养条件优化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mblossomm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霉素是一种结构简单且分子量小的新型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杀菌作用,被国际药学界列为二十一世纪新型抗生素。目前工业上采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磷霉素的总收率不足35%,其中50%左旋磷霉素有抗生素活性,另一半的右旋磷霉素为无活性物质。这样不但浪费了资源,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因此转化右旋磷霉素、提高其有效利用,对工业化生产磷霉素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转化法具有高度专一性,发生反应的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等特点,能够完成化学方法难以进行的反应。采用微生物转化法,利用具有转化能力的生产菌株,可将右旋磷霉素中的一部分转化为有效的左旋磷霉素。本研究在实验中筛选出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并对其进行理化复合诱变。通过试验确定了紫外线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最佳诱变时间是90s,经紫外诱变后,选育出1株突变株UV2,对其进行发酵培养,发现突变菌株UV2的转化能力有所提高,其转化率为11.76%;UV2相较于原始菌株,转化率升高3.84%。然后以UV2为出发菌株,选择硫酸二乙酯再进行化学诱变,确定诱变的最佳时间是40min,经过诱变后选育出1株突变菌株U-D2,对其进行发酵培养,发现突变菌株的转化能力有所提高,其转化率为13.2%,与UV2相比转化率提高了 1.44%。U-D2与原始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相比转化率提高了5.25%。对突变菌株U-D2进行了 6代传代培养,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通过发酵液的抑菌性能测定,结果表明突变菌株U-D2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设计法中的CCD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对U-D2的培养基营养成分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培养基浓度为:牛肉膏3.62g/L、葡萄糖12.39g/L、蛋白胨7.19 g/L、硫酸镁0.42 g/L、磷酸氢二钾0.85 g/L。突变菌株U-D2以优化的培养基培养,其培养液通过抑菌试验,测得抑菌圈直径为37.4mm,U-D2的转化率为15.51%,与培养基优化前相比转化率提高了 2.31%。
其他文献
本文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角度,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大经济学理论体系产生、发展的秫络,阐明了它们在哲学基础、对人的假设、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等方面的根本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中要渗透德育功能,这种德育功能不仅要在课堂上体现,更要在试卷中体现。因此,教师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试卷中渗透德育功能,通过做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
目的探讨撬拨加自制跟骨横径复位器复位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23例,采用撬拨加自制跟骨横径复位器复位治疗。结果 21例骨折复位
<正>【教学设想】本单元关于"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的主题,为此我在讲本单元时采用"1+X"的教学模式,只精讲《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其他带读,并选用了这一类主
我校位于县城中心,用地紧张,运动场地面积明显不足,针对学校操场面积、布局、场地材质、相关体育设施及安全性等内容的自查,在现有条件下,较难扩充学校规模。根据现状,充分利
目的研究采用腹腔镜进行肝脏切除术的患者40例在术后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我院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患者40例术后护理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在
目的:探讨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方法:总结120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在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护理措施。结果:120例中,115例一次碎石成功,一次碎石成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重症感染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重型脑外伤后合并肺部和真菌性血流感染患者的联合治疗,对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提出了具体意见,采
随着现代化战争的作战要求,弹道导弹已开始逐步向着精确制导的方向发展。为有效遏制弹道导弹的威胁,反导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对弹道导弹的生存能力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处于再入段末端飞行的弹头而言,其面临着精确制导和机动突防的双重任务。一般而言,末端机动突防和精确制导设计是一对矛盾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再入弹头末端螺旋机动、制导与控制一体化的设计方法,旨在解决机动与导引的协调设计。首先,定义了
智能响应性聚合物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它们能够响应单一或者多重刺激,例如pH、磁场、电场、压力、温度、光照、生物分子等等。而温度是智能响应性聚合物最有趣的特性之一,最广泛研究温敏性聚合物的原因:可用的温敏性材料多种多样;温度也是最安全、最可控和可实现的外界刺激。温敏性聚合物主要分为2类,一为具有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SCT),另一类具有最高临界溶解温度(UCST)。而大多数温敏性聚合物由于其不可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