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等学者对侗乡干栏式民居进行了考察,国内也开始对鼓楼单体进行研究,课题涉及到艺术性、演变性、文化性等内容;至九十年代,开始以测绘手段进行更科学的研究;至21世纪,对鼓楼进行整体性研究,这时构造研究才被学者重视。 鼓楼作为古代类似于塔的建筑,具有很好的抗横向力,虽然21世纪以后许多学者从营造技术、建筑类型、结构构件对鼓楼的构造展开了研究,却少有从韧性结构的抗横向力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的。 本研究先对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三个国家的具有抗横力机制的大木作案例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大木作阻尼机制理论模型,再通过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鼓楼来佐证。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侗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极高,侗族文化极为浓厚,鼓楼逾210座,具有丰富的调研资源,且该地区的鼓楼类型涵盖了其他侗区的所有类型,所以研究三江县的鼓楼具有普适性。 通过田野调查,从鼓楼的分布、类型、木构体系、建构工具和建构过程几方面,系统地研究鼓楼的建构技术,有助于继承和发展鼓楼的文化与技艺;通过测绘、Sketch up建模,以大木作阻尼机制理论模型为支点,解读鼓楼韧性结构抗横向力的原因,更好地理解阻尼机制的结构原理,将成果应用到现代高层建筑的抗震、抗风等设计中来。 对三江的鼓楼建构技术和韧性结构深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①三江鼓楼的设计到立架有一套系统的工法,鼓楼建构已经超出技术的范畴,已渗透到文化、艺术领域。 ②鼓楼的韧性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横向力效果,印证了大木作阻尼机制理论模型,即每个鼓楼至少可划分为两个质量块和准韧性节点。 ③鼓楼的阻尼机制经历了经历了栽柱式(独柱鼓楼)—柱础式(独柱鼓楼)—柱础式(“回”型鼓楼)—悬柱柱础式(“回”型鼓楼)四个阶段。现存的鼓楼的阻尼机制类型为柱础式和悬柱柱础式。柱础式有柱础式类型一和柱础式类型二两种,悬柱柱础式有悬柱柱础式类型一和悬柱柱础式类型二两种。 ④鼓楼韧性结构发展方向预测—吸收柱础式的优点,以悬柱柱础式阻尼机制为主流,不断提高质量块的自身结构刚性,同时使质量块间质量趋于相等,韧性节点应对横向力的能力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