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演化博弈的区际产业选择性转移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AO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为顺应国内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腾笼换鸟”的发展需求,提升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技术水平,部分产业在市场力量或政策驱动下开始区际产业转移实践,如北京一般制造业向津冀地区疏解、广东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等,这类经济活动现象表明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开展正日益频繁化,且表现出基于市场因素(如生产要素成本优势)和政府因素(如产业规划)等影响下的选择性转移特征。为顺利推进这类产业转移,实现区际产业的有序转移和精准承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在不同层面上提出了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并通过城市群规划加强地区间的产业协同,加快大区域产业统筹发展,至此如何有效推进区际产业选择性转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创造大区域产业优势,已成为未来产业发展制胜的关键。基于此,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别从市场和政府角度出发对区际产业选择性转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首先对产业选择性转移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指出已有文献的贡献与不足,在产业转移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基础上联系实际,分析了区际产业选择性转移的参与主体及其转移驱动机制,认为市场主导的区际产业选择性转移受成本和收益驱动,政府主导的区际产业选择性转移受经济发展、环境效益和执政业绩等因素驱动,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分析模型发现市场主导的区际产业选择性转移演化稳定策略受产业转移或协同发展的超额收益、成本大小以及转移带来的要素成本节约等因素的影响;政府主导的区际产业选择性转移演化稳定策略受双方收益增减额、成本支出、协同效应溢出系数、上级问责、资源环境损失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次,对区际产业选择性转移的演化博弈结论进行仿真验证,考虑博弈主体的初始选择概率和各影响因素变化前后系统的演化稳定情况。随后,以京津冀地区制造业为例,从行业选择和重点承接区域选择两个角度对区际产业选择性转移进行案例应用研究,在行业选择方面,综合考虑了基于市场因素的行业梯度指数测算和基于政府因素的产业发展规划;在重点承接区域选择方面,以博弈仿真的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构建津冀区域承接北京制造业转移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各城市的承接能力予以打分和排序;结合行业选择和区域选择的结论提出京津冀制造业选择性转移的建议方案。最后,综合演化博弈、仿真模拟与案例分析,得到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反思研究的不足之处,展望后续的研究方向。聚焦于区际产业转移主体的积极行为策略,本文研究表明:(1)博弈主体的初始选择影响着演化稳定中各方积极策略的达成,各地方政府应推动区际协调机制的构建,加强区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合作条件与氛围的创造;(2)协同收益增加对参与主体的积极行为影响显著,各地方政府可考虑建立跨区域利益分享机制,并设立“产业转移促进资金”,促进转移企业在承接地尽快落地运营和集聚化发展;(3)协同成本降低有利于区际产业选择性转移的顺利推进,各方可通过共建创新合作信息交流平台、设立跨区域企业转移引导基金以降低协同成本;(4)资源环境费用减少有利于提高区际产业选择性转移的效率,各方政府应促进区域环境共保联治,严格遵循生态原则,制定转移或承接产业选择目录;(5)上级问责越严重,地方政府对问责损失的敏感度越高,越有利于激励其支持产业转移园区共建,故有必要继续完善政府部门考核和保障机制以促进区际产业选择性转移。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迅速参与到国际贸易分工体系中,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其中制造业作为出口主力军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和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其价格变化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投入选择以及对外出口策略的实施。因此,无论是从提高我国制造业出口质量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角度来看,系统而全面地评估劳动力成本上
学位
乡村振兴政策号召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农村三产融合趋势愈发强烈。在实践中,多地的农村三产融合强调发展二三产业,但农业始终是农村发展的根基,因此有人认为农村三产融合会导致“非农化”风险,从而不利于农村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产业融合理论、产业链理论、劳动生产率理论等,分析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过程,并对影响效果进行实证检验,从而为农村三产融合是否会导致“非农化”风险问题提供答案借鉴,并
学位
随着现行标准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国已经步入剩余贫困户的艰巨性、易返贫贫困户的脆弱性、已脱贫户的迷茫性与相对贫困户的复杂性交织叠加的新阶段。同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等论述相继提出,扶贫事业出现重大转向。如何发挥好产业扶贫这一覆盖群体最广、带动人口最多、扶贫效果最好、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模式,增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