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血肿量的量化分层来比较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病人的临床疗效、脑组织周围水肿体积、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等指标在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两种术式间的差异,探寻两种手术方式的最佳适应症,指导临床基底节区出血的规范化治疗。方法:收集从2010年11月至2013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ICU、神经外科收治的253例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血肿量在30--100ml之间)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按照血肿量30-50ml、51-70ml及71--100ml将两种术式的病人进行分组,比较相同区间血肿量的两种术式病人在术后2周时的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术后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死亡率、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术后4-6天时的脑组织周围水肿体积、住院时间及费用等指标间的差异,按照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秩合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种术式各组间进行术前一般特征、基础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术前意识状态(GCS评分)、血肿量等均衡性检验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术后2周时两种术式病人的意识状态(GCS评分):血肿量30—50ml微创组病人的GCS平均数值为10.52±2.73分,对应的去骨瓣组为9.46±2.11分,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量51--70ml微创组病人的GCS平均数值为8.61±2.67分,对应的去骨瓣组GCS平均数值为8.16±2.59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量71--100ml微创组病人的GCS平均数值为5.88±1.60分,对应的去骨瓣组病人的GCS平均数值为6.15±1.43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术后2周时两种术式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量表评分):血肿量30--50ml微创组病人的NIHSS平均数值为11.49±2.73分,对应的去骨瓣组病人NIHSS平均数值为14.35±3.11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量51--70ml微创组病人的NIHSS平均数值为16.50±2.69分,对应的去骨瓣组病人NIHSS平均数值为17.43±2.28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量71--100ml微创组病人的NIHSS平均数值为20.61±2.74分,对应的去骨瓣组病人的NIHSS平均数值为19.92±2.12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术后3个月时两种术式病人的死亡率:血肿量30--50ml中微创组病人的死亡率为12%,对应的去骨瓣组病人的死亡率为2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量51--70ml中微创组病人的死亡率为38.9%,对应去骨瓣组病人的死亡率为42.1%,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量71--100ml中微创组病人死亡率为77.8%,对应去骨瓣组为72.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术后3个月时两种术式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血肿量30--50ml微创组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应的去骨瓣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量51--70ml微创组病人与对应的去骨瓣组病人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相似,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量71--100ml去骨瓣组病人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应的微创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两种术式病人的与手术相关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血肿量30--50ml病人中微创组再出血率为8%,对应去骨瓣组再出血率14%,微创组病人再出血率低于去骨瓣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颅内感染率为2%,对应去骨瓣组颅内感染率为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量51--70ml病人微创组再出血率为25%,对应去骨瓣组再出血率23.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颅内感染率为8.32%,对应去骨瓣组颅内感染率为5.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量71--100ml病人微创组再出血率为36.1%,对应的去骨瓣组再出血率27.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颅内感染率为27.7%,对应去骨瓣组颅内感染率为16.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术后4--6天时两种术式病人脑组织周围水肿体积:血肿量30--50ml病人微创组脑水肿体积平均值为11.19±9.5ml,对应去骨瓣组为16.68±10.04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量51--70ml病人微创组脑水肿体积平均值为20.36±5.49ml,对应的去骨瓣组为19.67±4.74m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量71--100ml病人微创组脑水肿体积平均值为34.77±6.97ml,对应去骨瓣组为29.91±7.63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8.两种术式病人的住院时间及费用:血肿量30--50ml病人微创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6.28±5.52天,对应去骨瓣组为19.58±7.14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量51--70ml及71--100ml病人微创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去骨瓣组,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血肿量的微创组住院费用均低于对应的去骨瓣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对于血肿量30--50ml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病人,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相比,微创手术可降低病人死亡率、促进病人术后的意识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术后再出血率低,脑组织周围水肿反应程度轻,可显著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及减少住院花费,故此区间血肿量病人可能更适合微创血肿清除术。2.对于血肿量51--70ml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病人,两种手术术后病人死亡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脑组织周围水肿体积等指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微创手术住院时间相对短、费用少,如考虑经济因素,可行微创血肿清除术。3.对于血肿量71--100ml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病人,去骨瓣血肿清除手术后脑水肿体积去骨瓣组显著少于对应的微创组,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及死亡率等指标也显示了去骨瓣血肿清除术优于微创手术的趋势,此区间血肿量病人的脑水肿程度反应重,中线移位明显,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有助于充分降低颅内压,可能更加适合此区间血肿量的脑出血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