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21世纪以来产业竞争力的持续快速提升,是以加入世贸组织并日益更深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为背景的。竞争力的提升(形成竞争优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背后是主体影响因素的形成和转换(产业竞争优势转型)。在中国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时期,其主导支持因素是低廉的要素成本,但这种优势正迅速弱化。与此同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竞争优势转型战略,国际分工格局的演变也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趋势。 机床工业不仅是制造业的“工作母机”,而且其代表的精致复杂加工制造业既是中国制造业的“短板”,也是中国今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因此,论文以机床工业为代表性研究样本,分析机床工业在国际分工格局演变下的竞争优势转型问题,以对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有意义的启示。 论文首先对竞争力理论和国际分工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对中国机床工业竞争力的历史演进和参与国际分工状况展开全景式的扫描。其次,将国际分工特征、技术进步与产业竞争力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从机理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层面,探讨了参与产品内分工的技术进步效应。实证结果发现,中国机床工业在高速长期实现了广义的技术进步,即竞争优势出现了合意的转型,但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进口中间投入品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再次,提出了新时期机床工业竞争优势转型的方向,一是主导动力的转换,从市场效应到技术进步效应;二是技术进步源泉的转换,从技术溢出到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最后,对中国机床工业相关政策提出了反思。中国机床工业的重点突破式的产业扶持政策,政策手段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已经不大,而再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其效果又会受到企业行为方式的制约。因此,促进竞争优势转型,还需要有产业政策之外的考量。 论文将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模式分为两种:被动吸纳型和主动参与型,机床工业即是后一种模式的代表性行业。论文从国际分工的主导者、分工的必要条件、投资与贸易特征、主导者的目的,以及典型行业等方面的差异入手,对两种分工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区分,探讨了分工模式形成背后的产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影响。在实证部分则进一步分析了两种分工模式下产业技术进步中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干中学”效应的差异。实证结果显示,主动参与型模式下企业技术进步效应优于被动吸纳模式。这意味着,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下,主动参与模式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高。但是,在主动参与模式中,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所获得的技术进步尚停留在表面,我们面临的转型任务是要尽快推动技术进步实现从引进拉动到创新驱动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