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羽绒面料为家纺以及服装市场常用面料,其应用范围广阔,应用品种多样。传统羽绒面料成形车缝过程中使用的缝纫针与缝纫线导致羽绒频繁由针孔钻出,不利于产品质量。同时,大部分羽绒面料由于加工时间以及人工成本限制,绗缝呈直线形式,设计较为呆板,不利于相关产品的丰富创新。针对传统羽绒面料绗缝缝制产生的钻绒以及美感弊端,本文运用织造双层可填充腔体结构的成形方式,实现羽绒面料的立体化。通过表里换层方式形成交织线以及交织区,在消除绗缝的同时,实现立体化羽绒面料的高品质生产,并在此基础上,对立体化羽绒面料进行创新设计,以增强美感,丰富面料品种。为满足羽绒面料防钻绒性以及可充绒性的基本功能需求,本课题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研究了立体化机织羽绒面料的成形技术。通过对面料的组织结构参数设计及上机织造,提出了基于双次表里换层结构的立体羽绒面料设计,以解决绗缝羽绒面料的钻绒问题,提高羽绒面料的防钻绒性,并通过合理的充绒腔体空间大小设计,实现羽绒面料的顺利充绒,保证填充物在面料中的连续分布,达到较好的保暖效果。在研究立体化羽绒面料成形技术的基础上,本课题运用kano模型将羽绒面料的需求特征分为期望性和兴奋性,并对不同需求层级的立体化羽绒面料进行创新设计与产品开发。首先运用多臂织造,通过组织结构和面料工艺的合理设计,消除了绗缝缝制的弊端,织造了符合一等品标准要求的防钻绒高品质的条形以及格形羽绒面料,满足了消费者对羽绒面料的基本期望性需求。在多臂羽绒面料设计开发过程中,结合纹版制作、整经、浆纱和织造工艺实践,分析了不同生产工艺对羽绒面料质量的影响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美感度的追求日益增强,仅具有基本功能符合期望需求的羽绒面料难以满足消费者更加丰富的情感化需求,因此课题运用大提花织造技术,从情感化设计的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出发,通过羽绒填充腔体方向的变化以及交织区域形态的图案设计,赋予立体化羽绒面料丰富的肌理感和设计感。首先,以几何图形为灵感,对交织区域进行花式设计,赋予面料一定的视觉刺激(本能层次);其次,将大自然元素融入到面料设计中,呼唤人们崇尚自然的愿望(行为层次);最后,针对反思层次的面料开发则强调产品体现的价值特征及具有的文化理念,具体通过在面料中融入富有内涵的设计元素实现(反思层次)。本课题由山东淄博银仕来纺织有限公司提供生产支持,研发了立体化羽绒面料的成形技术,解决了羽绒面料钻绒漏绒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顺利开发14种花色品种的立体羽绒面料,其中多臂羽绒面料2种,大提花羽绒面料12种,突破传统绗缝羽绒面料设计呆板无趣的现状,使羽绒面料更加个性化多样化。面向情感化消费需求的原创设计与工艺技术的结合,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质量与美观兼具高品质产品,而且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有助于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从而实现了由技术到经济效益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