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人相应”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在两千多年的中医临床实践当中,“天人相应”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灵枢·岁露论》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高度概括了天人之间的关系,天地与人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个整体。近些年兴起的时间医学、地理医学以及气象医学都从不同的方面诠释了“天人相应”理论,“天人相应”理论中包含了丰富的气象医学思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日:“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即阐述了人体疾病的产生与风、寒、暑、湿、燥、火几种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又有“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强调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又或六气发生太过或者不及,不仅会引起疾病的发生,还会导致自然界万物的凋零。极端气候是具有突发性和灾害性的异常自然环境现象,近年来极端气候频发,其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已经引起学者的重视。研究极端气候变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极端气候的发生不可避免时能有效的运用中医药进行防治,同时减轻极端气候对机体的损害具有重要意义。1目的1 目的在“天人相应”理论的指导下利用人工模拟系统,模拟实验所需的极端气候条件,探究极端气候变化对健康大鼠肺脏免疫功能的影响,部分揭示极端气候条件下大鼠肺脏免疫物质的变化机制。为“天人相应”理论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科学的研究途径,也为及时发布预防预测服务(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和传染性疾病)提供科学数据。2方法2.1实验研究2.1.1实验动物:健康Wistar大鼠(SPF)雄性100只,体重120±20g,分别于实验开始前一周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购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然对照组和6个极端气候组。自然对照组每组8只,6个极端气候组每组15只。极端气候组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自然对照组的温度、湿度均是动物房的自然条件,温度25℃左右,湿度50%左右。大鼠均可自由摄取水及饲料,饲料为普通鼠全价颗粒饲料。气温骤升组和气温骤降组在干预开始后4h和8h取材,持续高温组、持续低温组、高温高湿组和常温高湿组在干预后24h和72h取材。2.1.2检测方法:肺泡灌注液中的INF-γ、IL-6、sIgA和肺组织匀浆液中的IL-10、MT均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2.1.3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方法:统计软件为SPSS20.0,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极端气候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差齐采用LSD进行多重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3.1肺泡灌注液中的IL-6、INF-γ、sIgA在极端气候干预时,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①其含量在气温骤变情况下有所变化,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持续高温条件下含量下降,在常温高湿条件下含量上升,多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③其含量在持续低温24h下降,在高温高湿24h上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故持续高温和常温高湿对IL-6、INF-γ和sIgA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高温高湿和持续低温,最后是气温骤升和气温骤降。3.2肺脏组织中的IL-10与MT呈现出了相类似的一种变化规律:①其含量在持续低温和气温骤降条件下降低,在持续低温条件下降低非常明显,并且多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在气温骤升和高温高湿条件下降低,在气温骤升4h和高温高湿72h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③在常温高湿24h其含量也出现降低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④在持续高温条件下,其含量有所升高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气温骤降和持续低温对IL-10和MT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气温骤升和高温高湿,再次是常温高湿,最后是持续高温。3.3大鼠的脾脏和胸腺指数变化没有显示出一定的规律,对于胸腺指数来讲,其水平在气温骤降8h和持续低温24h升高,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其水平下降明显,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气温骤降和持续低温对其影响最为显著,其余极端气候条件对胸腺指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于脾脏指数来讲,其水平在持续高温和高温高湿条件下降明显,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持续低温条件下水平升高,72h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常温高湿条件下水平降低,在72h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故高温高湿和持续高温对脾脏指数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常温高湿和持续低温,最后是气温骤升和气温骤降。结果显示脾脏指数受高温和高湿影响比较显著,胸腺指数受低温的影响比较显著。4结论极端环境变化对大鼠肺脏的免疫功能确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干预因素可以引起大鼠肺脏相应的免疫因子进行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