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石梯—磨溪构造位于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东段上斜坡部位,近期勘探成果表明: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灯影组储层发育,具有较好的含油气性,勘探潜力十足。本次研究以高石梯—磨溪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研究区测井、岩心、薄片、试油等相关资料,对寒武系高台组底界、寒武系底界、震旦系灯影组三段底界等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对该区主要目的层的构造特征和断裂特征进行了分析。对震旦系灯影组储层地质特征、测井响应特征、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波阻抗反演的方法对灯影组进行了储层厚度预测;通过岩石物理分析,采用叠前扩展弹性阻抗反演对灯影组含气情况进行了预测;并通过叠前分方位裂缝预测,结合叠后相干分析对灯影组的裂缝发育情况进行了预测。最后对灯影组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及预测,综合构造、储层、烃类、裂缝预测等结果进行勘探目标优选,并提供建议井位。综合研究认为:1)主要目的层寒武系高台组底界、寒武系底界、震旦系灯影组三段底界从地表到地腹圈闭规模增大,发育了规模较大的圈闭和正断层,磨溪潜伏构造的轴线北移,西部地区存在近南北向的陡坎;2)研究区主要储集岩石为藻砂屑云岩、藻凝块云岩、藻纹层云岩等,灯影组储层主要为灯影组四段和二段;3)灯影组储层总体较发育,连片分布,其中沿陡坎带储层最为发育,该陡坎带在研究区内近南北展布;4)灯四段上部和灯二段上部气层呈片状分布,灯二段上部气层含气概率高的区域主要沿寒武系底界陡坎呈近南北向分布;5)灯影组缝洞较为发育,裂缝的方位主要是北西向和北东向,灯四段的裂缝密度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发育在研究区中部,灯二段储层也主要发育在中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