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路是城市的生命线,当公路发生断道时,进出城市的主要通道被打断,给正常的社会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发生大灾之后,如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刚发生的芦山地震之后,公路的抢通直接关系着灾区人民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重庆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以山地为主,公路穿梭于山岭之中,地形结构复杂,其公路地质灾害具有类型多、频度高、强度大等特点,其公路承灾能力较弱,致使公路断道频繁发生。准确分析断道损毁情况,在第一时间指导决策层针对断道的具体特点进行相关布置,采取相对应的抢通措施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本文依托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科技项目《重庆地方干线公路突发断道应急抢修技术研究》,通过对重庆地方干线公路断道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重庆地方干线公路的断道损毁特点,同时,结合相关公路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与特点,分析并归纳重庆地方干线公路地质灾害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重庆地方干线公路断道损毁的影响因子,制定了断道损毁评价的理论体系,建立了重庆地方干线公路断道损毁模型。重庆地方干线公路断道类型主要分为堆方型、塌方型和其他类型,其中以堆方型断道所占比例最高。本文主要考虑了堆方型和塌方型断道的评价,根据其成因机制、损毁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对其进行评价,从而使得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评价模型以多级模糊综合评判为理论基础,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AHP)法进行权重值的分配,并在其中引入了相对关联度帮助建立判断矩阵。而在评价模型中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则是通过“梯形”隶属函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评价因子主要考虑了道路重要性和预期抢通时间两个方面。道路重要性通过道路等级和实际交通量进行评价,预期抢通时间的评价则由器械投入量和断道规模进行评判。在建立断道损毁评价体系之后,通过对时间和损毁程度上的横向比较,得出相关结论。通过断道损毁评价模型的建立,可以在第一时间对重庆地方干线突发断道进行损毁程度评价,从而指导相关部门和决策层进行断道抢修工作,以期将断道所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