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数不计数的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者,是岁月的记录官,是流淌在身体里的血脉,更是无法以价值衡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占据广袤地区的乡村,拥有着数量繁多、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它们是农耕文明的宝贵财产,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乡村博物馆的前途一片敞亮。国家政策的支持、填充博物馆事业的缺口、保护乡村文化遗产的需要,建设乡村博物馆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乡村博物馆”这个称谓在博物馆学上还没有明确、统一的概念和界定,其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具体内涵。通过对乡村博物馆的相关概念的解读对其形成广义和狭义的界定标准。中国乡村博物馆的建设处在摸索阶段。我国乡村博物馆的实践中,山东省在“乡村记忆工程”指导下的乡村博物馆建设是最成功的,其次是山西省,其他各个省市也都有乡村博物馆的实践。根据国内乡村博物馆的实践,分析总结乡村博物馆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寄托乡土文化,是乡土文化的展示平台;守护传统农业文明,是保护农业文明的主阵地,是宣传农业文明的重要平台;是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全国乡村博物馆建设的现状下,讨论河南省的乡村博物馆。根据河南省乡村博物馆的发展实践及分析,概括呈现出来的特征:社会公众参与意识在逐渐提升;展品大都是农业生产生活用品;利用现有建筑建设场馆。分析存在的问题,河南省乡村博物馆的数量少;相关制度不完善;在发展中缺乏多向的交流与合作;在展陈与宣传中,数字化手段运用不到位;乡村博物馆的发展具有不稳定性。根据乡村博物馆的现状在建设时要坚持真实性、原真性、整体性、开放性、可持续性和可再展示性原则,建设社会效益第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乡村博物馆。针对河南省乡村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多方协作;建设乡村博物馆要循序渐进地发展,因地制宜的建设特色乡村博物馆;在多向的交流与合作中,“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促进乡村博物馆的发展;根据乡村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和展品性质,采取不同的展示手段。基于现状,构想未来的河南省乡村博物馆发展,它的趋势应该是这样的:科学规划,追求数量更重质;多方参与,鼓励民间办馆;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特色,建立适合自己的为乡村博物馆;网络平台成为乡村博物馆的展示与宣传平台。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建设乡村博物馆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也能更好的保护分布在广大乡村的繁多的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农耕文明,展示乡村的历史文化脉络,守住乡村文明的根脉,唤醒乡村情感,传承乡村文化,为乡村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注入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