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B7-H2基因3’-UTR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胃癌组织中B7-H2表达下调的机制。【方法】1.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筛选出位于B7-H2基因3’-UTR内的SNP位点及可能存在的miRNA结合位点;选择位于预测的miRNA结合位点内的,且较小等位基因频率(MAF)大于10%的SNP进行研究。2.收集183例胃癌患者及348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分析法(PCR-RFLP)检测所收集的样本中该SNP的基因型分布,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胃癌发生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3.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所预测的miRNA对B7-H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探讨调控机制。【结果】1.从SNP数据库中查找到40个位于B7-H2基因3′-UTR的SNP位点;较小等位基因频率(MAF)大于10%的SNP有rs15927,rs3804033,rs55769116,rs4819388和rs55769116,其中rs4819388位于miR-24与B7-H2基因3’-UTR结合区内,因此选取该SNP进行研究。2.数据分析显示SNP rs4819388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胃癌患者中,GA杂合子所占比例明显高于GG纯合子(55.7%vs32.8%, OR=1.60,95%CI=1.08–2.37);相对于GG纯合子,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显著增高(OR=9.27,95%CI=1.16–74.2,p=0.017),肿瘤细胞低分化的可能性更大(OR=8.16,95%CI=0.98–67.8,p=0.043),TNM分期为III/IV期的可能性更大(OR=4.75,95%CI=1.01–22.4,p=0.046);A等位基因在发生淋巴结转移(OR=1.76,95%CI=1.05-2.95,p=0.034)和/或TNM分期为III/IV期(OR=1.80,95%CI=1.07-3.04,p=0.032)的患者中的频率明显高于G等位基因。3.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结果显示miR-24可通过与B7-H2的3’-UTR结合而抑制其表达,且miR-24的抑制性作用是通过rs4819388产生的。【结论】位于B7-H2基因3’-UTR内的SNPrs4819388,可影响miR-24对B7-H2表达的调控作用,与胃癌发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