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万物之本,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伴随着人口的增加、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因水而生的各种威胁却与日俱增。山东作为中国东部一个相对发达的省份,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之以往已经有了巨大提升,但在水资源领域同样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低下和水污染严重等不良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在努力建设各种开源节流工程、采用先进节水技术的同时,山东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正在努力探索建立新型水权制度、引入市场机制,以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用水效率。水权水市场试点建设已经成为山东省破解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抉择。然而,如何建立水市场,建立什么样的水权制度和水市场模式才能使得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发挥其应有作用?山东省水市场建设的基本条件和制约因素又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沿着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然后再从特殊到一般,从实践到理论的逻辑思路。较为全面的分析和回答了如何建设水市场以及建设什么样的水市场的问题。除了第一章导论外,本文的研究内容简要概括如下:第二章,水市场建设的一般理论分析。该部分在概述产权的内涵、特征与功能的基础上,主要从一般理论角度,系统分析了水市场建设的产权制度基础,水市场体系及其构成要素,探讨了水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制约因素。认为,水权清晰是水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制度基础,而水资源虽然具有公共资源特性,但水资源在一定的技术和能力条件下,也具有可分割性和可计量性,这使得水权清晰界定成为了可能。然而,水权清晰仅仅为水市场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水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制度性、物质性与技术性条件,诸如水权交易主体和参与主体的培育,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权交易规则与交易平台建设等。所有这些都是水市场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第三章,山东省水市场建设的进展与问题分析。该部分通过调查研究,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山东省水权水市场建设的进展情况,提炼了其主要做法,也挖掘了其存在的问题。主要经验与做法:第一,建立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水权交易规则;第二,结合超额水价制度和土地制度,健全水权交易价格形成的市场机制,以期用市场价格调节水需求;第三,存在一定数量的节余水权是山东省水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第四,培育市场主体,建立“灌溉服务中心+协会+用水户”市场运行机制。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第一,试点区域水权交易价格并不是市场均衡价格,未能体现其市场配置的功能;第二,参与交易的水权范围、形式以及交易主体都存在相应的局限性,制约了水权交易在省内其他区域开展;第三,计量困难、交易外部性等因素使得交易费用过高,而水权的供求双方难以承受过高的成本。第四章,国内外水市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深入考察了国内外水市场建设的典型案例,总结了其经验,也得到了启发。国内外实践表明:其一,科学合理的水权制度安排是产权界定清晰的制度基础;其二,完善的水利工程节水及计量基础设施、市场规则是水市场建设的物质基础;其三,合理确定收益、成本是水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其四,高效率的水银行和水权交易平台是水市场发展的技术基础。第五章,山东省水市场建设的路径与对策。本部分把本文第二章的理论研究,与国内外实践经验和山东省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山东省水市场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是完善初始水权界定与分配机制,明确水权的各项权利范围,建立和健全水权的利益保障机制,清晰界定水权。二是培育供水公司、灌溉公司、用水协会等主体,强化市场主体建设。三是以公平、自主的原则建立水权交易平台,完善水利设施、水市场交易规则等基础设施,为水市场有效运行奠定物质与技术基础。四是积极探索水权转让新形式,开发有关水权和水商品的金融产品,正确引导供水行业进入水市场,使其发展成为主体力量,进而构建山东特色的水市场。本文的特色或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在研究对象上或研究视角上具有自身特点,本文以山东省的水市场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山东省水市场建设中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但这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并不多见;二是研究内容上具有系统性,不仅对水市场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与条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而且还对国内外水市场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概括与总结,为山东省的水市场建设提供较为全面的经验支撑。三是对策建议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提出了“水市场建设要与水价制度改革及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建设以供水市场为核心的水市场体系”的观点。但是,本研究只是针对水市场的一种初步研究。其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诸如有关水市场建设的数据文献不够详实,有些研究只是提出了观点,但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等。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通过加倍的努力予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