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相关分析和因果分析方法,分析了 1979~2015年夏半年(5~9月)100 hPa上南亚高压与青藏高原臭氧谷变化的相互作用,并利用气候模式CAM5,通过改变青藏高原臭氧谷区臭氧的含量,揭示了夏半年青藏高原臭氧谷对南亚高压以及亚洲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显示,除7月外,夏半年南亚高压与青藏高原臭氧谷存在相互影响。青藏高原臭氧谷与南亚高压的相互影响发生在6月南亚高压的中部和西部边缘,以及9月南亚高压北部和青藏高原臭氧谷中心区。而青藏高原臭氧谷对南亚高压的单向影响主要发生在5月份南亚高压西部和青藏高原臭氧谷南部。(2)为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臭氧谷对南亚高压的影响,利用气候模式CAM5,在填平青藏高原臭氧谷后,发现南亚高压仅在6-8月有显著响应,尤其是6月,南亚高压变得更冷更强。200-30hPa上臭氧的增加导致南亚高压区长波和短波加热率的显著增加,而加热作用增大了水平散度,并在科氏力作用下增强了南亚高压。而南亚高压变冷主要是由动力过程导致。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的增强导致上升运动的增强,而与上升运动以及水平辐散相关的绝热膨胀动力过程使得南亚高压区温度降低,而辐射加热的热力过程部分抵消了冷却作用。(3)青藏高原臭氧谷能够影响南亚高压,而南亚高压可以影响亚洲降水。青藏高原臭氧谷对亚洲降水的影响主要发生在8月份,并且在该月份,降水的变化呈现出“南涝北旱”的格局:由孟加拉湾往东延伸至我国华南直到西太平洋区域降水显著增多,而在我国华北往东经黄海,朝鲜半岛至日本地区为显著的降水减少。(4)进一步分析了环流以及水汽条件的变化后认为出现该降水响应的可能机制为:500hPa上异常气旋的西风引导气流作用增强了低层副热带地区西风气流,使得水汽在华南至西太平洋区域辐合,为降水的增多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同时在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下上升运动得到增强从而将水汽滞留在华南至西太平区域,进而导致该区域降水增多。而东北至朝鲜半岛的异常反气旋中的下沉运动与南部垂直运动相匹配形成经圈环流,导致该区域水汽辐散造成降水减少,最终形成“南涝北旱”响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