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兴安县绿道选线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绿道实践在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取得成功,掀起了国内绿道规划与建设的热潮。绿道是一种线性的绿色开敝空间,能够连接公园、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区、城乡居民点等,具有保护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资源,为城乡居民提供游憩、交流的空间、以及促进旅游开发等功能。绿道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已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区域尺度和城市尺度下的绿道系统规划多分布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尺度较大,选线方法相对成熟和完善。相比之下,县域尺度下的绿道系统规划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规划案例与研究较少,绿道选线方法也不成熟。作为中国基础的行政管辖单元,集中了大量的生态、文化和景观资源,在中国的生态版图上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县域尺度适中,绿道的功能兼具生态保护、交通引导,并与乡镇发展、旅游开发等直接相关,发挥空间大。因此,县域尺度下的绿道选线对于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论文首先说明了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绿道及绿道选线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述,梳理国内外对绿道选线要素和选线方法的研究,总结其中可借鉴的经验。针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其次,探讨了县域绿道、绿道选线的概念及选线原则,并以景观生态学、景观连接度理论、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等相关理论作为支撑,综合提出县域绿道选线思路,在对县域绿道选线要素进行分析后,通过计算各因子权重以及评价指标的确定与赋值,详细构建了县域绿道选线要素的适宜性评价体系,并以兴安县为例,通过对兴安县绿道的选线要素,利用构建的县域绿道选线要素评价体系,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采用GIS定量适宜性叠加分析法,辅以层次分析模型,进而利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建模对评价因子图层数据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得到适宜性分析结果,形成绿道的初步选线,然后结合游径布局,得到绿道选线的最终布局为“一心、一轴、两环、四脉”的空间格局和1条主线路、2条环线和3条次线路的线路设计。本文可以作为今后县域绿道选线的典型个案,为其他县域绿道选线提供新的参考价值、新的模式与新的思路,并对促进兴安县的绿道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自驾车旅游日渐兴起,自驾游以其自由快捷、张扬个性、亲近自然、随意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逐渐成为人们出游的重要选择方式。自驾车旅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生态旅游方兴未艾。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滨海湿地的重要生态旅游价值。现阶段,许多地方正在大力兴建滨海湿地公园、开展滨海湿地观鸟、摄影等
学位
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皋兰县是甘肃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十年九旱是皋兰的特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
水是人类及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且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是农业生产、经济发展过程中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土壤水分是水循环中重要的参数之一,它不仅是联系降水和地下水的纽
享有盛誉的库尔勒香梨是库尔勒市具有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香梨树频发的越冬冻害给香梨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探讨冬季彩条布覆盖香梨树防御冻害的效果,
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认真研究和探索符合海南省实际的生态环境与资源补偿形式,有利于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