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的创造性活动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想象活动。创造性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对儿童创造性想象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人们运用各种方法探讨了儿童创造性想象的特点。Finke等通过对成人被试的研究提出了创造性认知的概念,并进一步构建了创造性想象的“生成——探索”模型,大大推动了我们对创造性想象的内部机制的认识。但对于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尤其是有关的教育实验研究,在国内外都仍是一个薄弱的领域。基于此,本研究借鉴Finke等人关于创造性想象的研究方法,并根据中国小学儿童的特点加以适当地修改,探讨了不同学习方式对小学三年级儿童创造性想象发展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学习对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儿童的创造性想象成绩;经过学习的儿童,其创造性想象成绩显著高于没有经过学习的控制组儿童的成绩;而且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儿童的创造性想象成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中接受内隐学习的儿童在创造性想象上取得的成绩最好,其成绩与经过外显学习的儿童形成了极其显著的差异。2.小学三年级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下,儿童的创造性想象表现出性别差异。其中,外显组儿童的创造性想象成绩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内隐组儿童的创造性想象成绩却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成绩要优于女生。3.不同性别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发展存在学习方式上的差异。对男生而言,内隐学习对他们的创造性想象成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外显学习方式对他们的成绩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女生而言,外显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促进女生的创造性想象成绩,而内隐的学习方式对他们的成绩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