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及环保意识的提高,很多地区不仅关注废水的达标排放,还要求企业最大限度地回用废水,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煤化工等行业的反渗透高盐浓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不利于后续的盐结晶分质回收,严重影响了企业项目的运行。本论文中反渗透高盐浓水的COD为750~800 mg/L,电导率为27.0~28.0 mS/cm,pH值为7.0~7.5,应企业要求,处理后的高盐浓水COD去除率达到60%以上,单位吨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及环保意识的提高,很多地区不仅关注废水的达标排放,还要求企业最大限度地回用废水,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煤化工等行业的反渗透高盐浓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不利于后续的盐结晶分质回收,严重影响了企业项目的运行。本论文中反渗透高盐浓水的COD为750~800 mg/L,电导率为27.0~28.0 mS/cm,pH值为7.0~7.5,应企业要求,处理后的高盐浓水COD去除率达到60%以上,单位吨水能耗小于10 kW·h。通过研究臭氧电催化氧化工艺,满足企业对反渗透高盐浓水处理要求,也为其他类似废水的处理提供数据支撑。分别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对某煤化工焦化厂反渗透高盐浓水进行了小试实验处理,通过对比废水的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pH、CON(电导率)、单位吨水能耗以及单位千克COD能耗的变化情况,利用单因素的实验优化了电催化氧化和臭氧氧化的工艺参数,同时确定了臭氧氧化法和电催化氧化法的最佳组合方式为臭氧-电催化氧化串联的方式。臭氧-电催化氧化法确定的最优参数为:反应时间为60 min(臭氧反应30 min,电催化反应30 min),臭氧气态流量为0.1 L/min,臭氧气态浓度为32.0 mg/L,采用多电极体系,选用阳极材质为钌铱电极,阴极材质为钛电极,电流密度为5 mA/cm2,电极间距为1 cm。废水经过臭氧-电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后,最终的COD去除率为67.6%。臭氧-电催化氧化处理对应的单位吨水处理能耗为6.4 kW·h,对应的单位千克COD处理能耗为16.1 kW-h。根据小试实验优化的参数进行中试,设计了中试系统流程“原水桶—臭氧氧化反应器—中间水桶—电催化反应器—出水桶”以及制作了电催化反应器和臭氧反应器等,采用臭氧-电催化氧化的方式处理废水。中试进水为某工厂焦化废水零排放车间二级反渗透高盐浓水,COD为750.0 mg/L,电导率为24.7 mS/cm,pH值为7.5,处理规模为2.4 m3/d,反应器连续运行9 h,最终COD的去除率为68.6%,臭氧-电催化氧化处理对应的单位吨水能耗为7.9 kW·h,单位千克COD处理能耗为18.5 kW·h。因此达到企业要求,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可行性。
其他文献
<正>桑黄(phellinus)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eotina)、层菌纲(hymenomyeet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eeae)、针层孔菌属(phellinus),是一种珍贵的药
几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繁荣,而大众传媒领域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交替传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在文化交流里尤为重要。其中,笔记法更是重要的口译技巧。本报告
纪录片作为一种声画并存的形式在文化输出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图文和解说,纪录片可以让人们更为直观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习俗等方面。在本篇实践报告中,译者选
荧光探针检测具有高检测灵敏度、快速性以及简便性的优点,在生物和医学以及医学临床检测领域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高发光和传感能力的新型荧光探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下颌第三磨牙缺失、阻生及其与各类错[牙合]畸形关系。方法方便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符合要求的患者1065例,年龄在
近年来,江苏省姜堰市探索出一条退役士兵“两次安置”的新途径,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全省军安工作会议做了推广。江苏卫视《关注就业栏目》进行了报道。一次安置:该市退役士
北京市水资源紧缺,推广和应用抗旱宿根花卉是北京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调研北京城市绿地宿根花卉应用情况的基础上,以广泛应用的4种抗旱试验材料(马蔺 Iris.lactea var
该文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的580味中药为研究对象,对中药四气属性与逆转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功能的关联性规律进行探讨。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
目的 了解长江洲滩钉螺通过京杭运河丹阳段向内陆扩散情况,为制订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调查方法,纵向观察20年来运河水系钉螺分布及动态消长情况。结果丹阳市钉螺主
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工程,国家提出乡村多元化发展战略,符合村庄之间差异性的客观规律。然而,目前乡村人居环境的评价主体多以政府、学者、企业为主,使乡村人居环境真正的实践主体(村民)处于边缘化状态,同时缺乏对认知差异性的考虑,导致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应该创新乡村人居环境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人居环境差异化治理的背景下,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