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大地热流测量与岩石圈热结构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是地质事件和过程的驱动力,同时对地质事件和过程予以记录和响应。地表大地热流与热结构(包括壳、幔热流的配分比例、组构关系及深部温度)是研究板块运动、地球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二者深刻地反应了地球内部的热状态和能量平衡。  中国东北地区受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和日本海海底扩张影响,新生代火山活动强烈,东部是切穿岩石圈的郯庐断裂北延部分,西部是我国重要的地貌和构造分界线—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开展该区域的大地热测量和深部热结构研究,对揭示东北地区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机制以及地热资源分布特征与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从区域地热地质调查入手,广泛开展区域性稳态地温测量和岩芯热物性测试,共计获得稳态钻井测温曲线50口井,岩石热物性参数测试120余组,新增高质量大地热流数据20个,形成了区域地热系列图件。以此为基础,并结合该区两条重要的地学断面,开展了一维、二维温度温度场模拟,完成2000km地学剖面岩石圈温度场研究,阐明该区各构造单元的岩石圈热结构。最后,通过区域性地热场与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场、火山、温泉相关性分析,探求热异常区的深部构造-热机制,进一步优选出了东北地区地热资源富集的有利区域并分析了其成因机制。本论文形成了以下主要结论和认识:  (1)东北地区热流值介于30~105mW/m2,平均值为60.7±11.9mW/m2,与中国大陆热流平均值接近。区域分布上,热流分布与盆山分布格局相一致,即盆地区一般表现为高热流,热流值大于70mW/m2,如松辽盆地、二连盆地及辽河坳陷等;造山带表现为低热流,约40~50mW/m2,如西拉木伦河增生带、大兴安岭地区等。同时,以大兴安岭为界限,东南部热流值高于西北部。  (2)东北地区幔热流变化范围为6~65mW/m2。在地幔上涌的盆地地幔热流高,约40~65mW/m2(占地表热流的65~80%),在造山带地区地幔热流值低,约6~20mW/m2(占地表热流的12%)。东北地区盆地区的热岩石圈厚度较小,一般60~150km;而在有根的造山带地区热岩石圈厚度大,一般约为120km或更大。  (3)东北地区热流的分布与最后一次构造热事件的年龄和岩石圈厚度均显示一定的正相关性,与重力、大地电磁等地球物理场显示良好的吻合关系。热流分布格局主要受我国新生代以来岩石圈构造-热活动的控制,其深部控制因素是岩石圈减薄与软流上涌。  (4)东北地区具有地热资源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地热资源富集的有利区域可概括为“一点、两区、两带”,即以长白山为代表的中-高温对流型地热资源,以松辽盆地、二连盆地为代表的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以伊通-依舒等裂谷盆地为代表的中-低温对流型地热资源及以华北北缘隆起带为代表的断裂裂隙型低温地热资源。
其他文献
该论文选择著名的新疆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为研究对象,由于它具有完善的分带特征,使我们有可能通过各结构带矿物学、地球化学的研究揭示伟晶岩成因和演化过程以及讨论岩浆-热液
陨石撞击往往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也在地球表面留下了各种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印记。陨石撞击坑是撞击事件的最为引人瞩目的遗迹,然而地表活跃的地质与生物作用常常将撞击构造破
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是微生物细胞分泌的高分子聚合物,主要由蛋白质、多糖等组成。EPS因具有羧基、羟基等基团而对金属离子和污染物具有强的
极端条件下,含水矿物的稳定性研究是目前高压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蛇纹石矿物作为大洋俯冲带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含水硅酸盐矿物之一,所以研究蛇纹石矿物在高温高压条件
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带是秦岭南缘多层次逆冲推覆构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构造单元的变形特征、成因机制和演化历史对于揭示秦岭造山带和川东北前陆盆地之间的盆山耦合关
信息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依据,直接关系到领导决策的水平和效果。在当前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各级领导要实行正确决策,不仅要求信息部门提供大量适用对路的信息
9月28日,河北省党委系统督查干部读书学习演讲决赛在省电视中心演播厅举行。20名参赛选手声情并茂的演讲博得在场人员热烈的掌声。1997年以来,河北省委督查室在全省党委系统
以准噶尔盆地北缘的石炭系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富蕴县沙尔布拉克地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开展详细的野外工作,查明其沉积特征。以1:20万区域调查资料、国内外文献资料为基础,对准噶尔
保护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是制定水质标准的重要依据,是科学的水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各国水质基准体系及建立方法,提出了我国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指标体系和
庐山不仅以它秀丽的风光和灿烂的文化吸引着古今游人的纷至沓来,而且也由于该地区丰富的地质现象,历来为中外地质学家所瞩目。庐山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和华夏板块的碰撞结合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