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鲟鱼类是硬骨鱼类中的原始类群,属软骨硬鳞类,是淡水中出现的最大鱼类,它在生物的进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属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也有分布,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对其生理研究等操作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人工催产的时候,采卵所需时间很长,鲟鱼挣扎很剧烈,常造成鲟鱼缺氧和细菌或霉菌的感染,而引起亲鱼的大量死亡,恰当的麻醉可以减少亲鱼的死亡。化学麻醉和电麻醉对幼鲟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进行了MS-222、丁香油对施氏鲟幼鱼的毒性影响的研究,不同直流电压、不同浓度的MS-222和丁香油对施氏鲟幼鱼的麻醉效果、三种麻醉方法对施氏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MS-222、丁香油对中华鲟仔鱼耗氧率的影响,希望得到适宜的麻醉电压和麻醉浓度,并根据麻醉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强度,旨在丰富鱼类麻醉生理生态学的内容,为施氏鲟幼鱼长途运输、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运输与抢救等提供参考。
1.MS-222及丁香油对施氏鲟幼鱼的毒性研究
通过化学麻醉剂丁香油、MS.222对施氏鲟(Acipbser schrenckii)幼鱼(71.2±8.9g)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丁香油和MS-222对施氏鲟幼鱼的24h100%死亡质量浓度(24h LC100)、96h 0%死亡质量浓度(96h LC0)分别为40mg/L、5mg/L,和79.43mg/L、50.12mg/L;丁香油和MS-222对施氏鲟幼鱼的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26.37mg/L、22.17mg/L、18.00mg/L、16.22mg/L和61.67mg/L、58.22mg/L、56.90mg/L、56.90mg/L。MS-222的毒性明显小于丁香油,MS-222的安全浓度为15.57mg/L,丁香油的安全浓度为4.70mg/L。
2.三种麻醉方法对施氏鲟幼鱼麻醉效果比较
麻醉试验结果显示:鱼体在3分钟内失去平衡,7分钟内完全麻醉,并可在3分钟内恢复的化学麻醉浓度最低为MS-222 100mg/L,丁香油50mg/L、直流电电压12V。麻醉时间与麻醉剂浓度和直流电电压均呈幂函数相关,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在适宜的直流电压(24V)下,不同水温之间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在适宜的麻醉浓度(MS-222为100mg/L,丁香油为50mg/L)下,麻醉所需要的时间与水温呈直线负相关,而恢复时间与水温呈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以上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适用于麻醉鲟鱼,应根据不同目的选用适当的麻醉方法。其中电麻醉具有麻醉时间和恢复时间极短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其生理麻醉机制。
3.三种麻醉方法对施氏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比较了三种麻醉方法对施氏鲟幼鱼相关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麻醉方法对施氏鲟幼鱼有不同程度的影响。MS-222组与对照组相比GLU、T-BIL、BUN、HCT差异显著(P<0.05),丁香油组与对照组相比ALT、AST、BUN差异显著(P<0.05),电麻醉组与对照组相比GLU、BUN、RBC差异显著(P<0.05)。
4.MS-222、丁香油对中华鲟仔鱼耗氧率的影响
研究了麻醉剂MS-222、丁香油对中华鲟幼鱼呼吸和排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麻醉剂对中华鲟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都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麻醉剂浓度的升高,中华鲟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先升高后降低。MS-222浓度为16mg/L,丁香油浓度为12mg/L时可以显著降低中华鲟幼鱼的耗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随着两种麻醉剂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耗氧率和氨氮的排放没有显著的增加。温度实验表明,在两种麻醉剂的作用下,中华鲟幼鱼的耗氧率、排氨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回归关系可用指数函数表示,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实验组四个温度梯度间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都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10-25℃的温度范围内,中华鲟幼鱼的O:N为12.37~23.21,说明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中华鲟幼鱼的代谢产物以蛋白质为主,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