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儿肠道病毒(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
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病毒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87例无菌性中枢感染患儿的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61例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无菌性中枢感染患儿中EV感染的发生率是70.10%,其中脑膜炎40例(40/61,65.57%),脑炎21例(21/61,34.43%)。21例脑炎患儿的脑脊液标本经分型引物检测,17例阳性(17/21,80.95%),其中埃柯病毒12型9例,柯萨奇病毒B3型5例,埃柯病毒7型1例,柯萨奇病毒B5型1例,柯萨奇病毒A9型1例。61例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均为急性起病,5~10月份高发(52/61,85.25%),发病年龄高峰在3~5岁(27/61,44.26%)。EV脑膜炎的主要特征是脑膜刺激症状和脑脊液细胞数增加,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较大儿童可诉有乏力、畏光、肌痛,婴幼儿常伴有腹泻和皮疹。EV脑炎根据主要症状临床分型为昏迷型.3/21)、癫痫型(3/21)、精神障碍型(1/21)、小脑炎型(1/21)、脑干脑炎型(2/21)和混合型(11/21)。常规治疗后脑膜炎和大部分脑炎完全恢复,4例重型柯萨奇病毒B3型脑炎患儿Glasgow昏迷评分均<7分,其中1例完全康复;1例运动障碍,经1年康复治疗后生活自理;1例癫痫,1例精神障碍伴癫痫,均可被药物完全控制。
结论:肠道病毒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肠道病毒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一般较轻,预后良好;大部分肠道病毒脑炎症状较轻,预后良好,重症脑炎可留有程度不同的后遗症。采用通用引物所建的RT-PCR是快速检测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有效方法。分型引物扩增VP1部分序列并测序,与GENBANK中的EV标准毒株进行对比,根据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进行EV分型,为EV的分型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