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佛教会,就是以佛教教育群众聚集修行的会所,同时也是一个纯属在家居士的佛教组织,此外也是非营利的团体组织。因此,佛教会成为峇株吧辖县推广佛教讯息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本文以“峇株吧辖佛教会”为例,主要研究“佛教会”在大马如何孕育而生,传播佛教“生死观”所产生的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本文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对“生死观”传播影响了的相关人士作深度访谈,资料收集则是通过对相关组别的组长、开创佛教会以来历代主席作深度访谈资料及从历年来的会议记录中搜寻传播足迹,除此之外本文也配以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广泛,既有佛教徒,也有非佛教徒,并对其访谈,旨在梳理出大马佛教会之“生死观”传播影响的现象层面。本研究希冀能对大马宗教的传播能提供一定的帮助。文章首先描述了研究背景、马来西亚宗教特色与信仰差异,而后介绍了马来西亚的佛教发展,佛教会如何在马来西亚各个城市孕育而生。峇株吧辖佛教会的成立至今,佛教会在这片充斥多元又复杂的信仰土地上,经历了26年的发展,推广的佛教生死观宗旨与理念日渐成形,这对峇株吧辖佛教会为峇株吧辖县的“生死观”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主体研究了峇株吧辖佛教会生观传播及影响。研究发现,吝株吧辖佛教会在传播生观的途径主要依托觉化教育,通过保育、家庭、社会等多渠道的教育途径让生观广为传播。在佛教会生观传播的影响层面上,佛教会生死观传播对信徒、僧侣等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佛教会的生观对信徒个人影响为自利、利他;和谐、制度,对僧侣个人影响弘法,而在维护社会净土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本文还对峇株吧辖佛教会死观传播及影响。研究发现,峇株吧辖佛教会通过佛化丧礼这一主要传播路径传播其死观,佛教会通过佛化丧礼的布置、仪式、文化等因素来传播佛教死观思想。佛教会的死观影响较为复杂,虽然对信徒个人产生了淡泊进取、死亡尊严的积极影响,对传统文化也产生促进作用。但在僧侣个人影响为商业化经忏,并在社会层造成商业利益争夺。与生观相比,死观传播既存在着诸多好处,但同时存在着许多负面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佛教会的生死观传播影响与个人特征紧密相关,其传播效果也存在着感性与理性认知的差异。在生死观传播中,佛教会需依据个人特质让其参与其中,提升个人的生活品质、更加注重自身的素质与个人修行素养,从而提升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