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Ts/Al<,2>O<,3>陶瓷的快速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是用作陶瓷增韧的理想一维材料,然而要达到增韧的目的,首先需要陶瓷体具备较高的密实度。传统方法往往利用高温长时烧结来实现这一目的,但在陶瓷达到致密的同时也会导致碳纳米管的严重破坏。本文选用两种快速烧结方法来制备碳纳米管增强氧化铝陶瓷材料。 ⑴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方法(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由于具有升温速度快(100-600℃/min),烧结温度低,时间短等特点,是碳纳米管增强陶瓷材料制备的较为理想的方法。本文系统研究了利用SPS方法来进行CNTs/Al2O3陶瓷的烧结,添加0.2wt%CNTs,当烧结温度为1300℃,不保温时,断裂韧性提高约20%。延长保温时间,晶粒迅速长大,碳纳米管破坏加重;提高烧结温度,在高温下原分散于晶粒间的碳纳米管容易聚集在多个晶粒形成的孔隙处,呈絮状形态,严重影响力学性能,分析表明此种现象与SPS工艺的特殊烧结机理相关。提高SPS烧结的升温速率(500℃/min)可以较好的抑制碳纳米管絮状形态的形成,有利于力学性能的提高。 ⑵燃烧反应/快速加压法(SHS/QP)是本文中采用的另一种方法,该法将燃烧反应的超快速升温过程(1000-3000℃/min)与快速机械加压结合起来,制备CNTs/Al2O3陶瓷材料。当掺加CNTs1wt%时,采用280g自蔓延燃烧体系,在加压120MPa的条件下可以制得断裂韧性明显提高的致密陶瓷基复合材料,相比相同条件下纯氧化铝提高近50%。碳纳米管的主要增韧机制有桥联作用,拔出效应等。 ⑶对比分析两种快速烧结方法,SHS/QP工艺虽然瞬时温度高,但升温速度更快,烧结过程更短(不超过5min),可以更为有效的避免碳纳米管的破坏,且在瞬时高温高压下晶粒塑性流动使氧化铝与碳纳米管间形成良好界面结合,为碳纳米管的增韧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他文献
有机硅氧烷是一类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其低聚物大多具有挥发性,称之为挥发性甲基硅氧烷(VMSs).作为有机硅制品的基本原料,它被广泛添加于各样消费品,特别是日用品和个人护理品中。由于其生物雌激素效应,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也可能导致结缔组织病变、肺部及肝脏等器官的损伤,已被世界经合组织及美国环保局认定为生产量高的化学品(High Production Volume(HPV)),环境载荷大。
自蔓延高温合成快速加压(SHS/QP)技术将SHS过程与动态快速加压过程结合起来,一次完成材料合成与密实化过程,是制备陶瓷的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本文基于SHS/QP技术具有极快的升
包括炭黑和石墨在内的碳素材料具有纳米尺寸,有着优异的热学,耐化学,力学及电学等性能;类流体是一类在无溶剂条件下具有类似液体行为的新型纳米材料,这与一般纳米粒子在无溶剂时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