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高频电刀由于具有快捷、简便等独到的特点,在口腔医学领域多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物切除、术中止血和牙周手术中,而在口腔内科特别是牙体牙髓病方面的应用较少,本研究拟将高频电刀作为一种新技术新手段,应用于牙髓失活、根管消毒等方面。前期研究曾做过应用高频电刀进行根管消毒和处理家兔牙髓后的组织学观察的基础实验,取得了一定进展。为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高频电刀应用于牙体牙髓病临床治疗之前的基础研究,本文作为我们系列研究的一部分,将重点探讨高频电刀处理家兔牙髓时牙根及牙周组织表面的温度变化,拟通过红外线测温技术来对此进行测量,进而可以了解和掌握高频电刀在处理牙髓时,牙根及牙周组织表面温度变化的数据和情况,并初步评估出高频电刀处理牙髓时产生的高热可能对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影响程度,为临床下一步应用,提供实验数据并打下一定实验基础。
方法:选取约三月龄的健康实验家兔20只,共80颗门齿,分成两个实验组(下颌门齿作为离体牙组,上颌门齿作为活体牙组),每组再各分成4个小组。离体牙组:在牙根表面标记好固定测温点并测出初始温度,4个小组分别采用5w、10w、15w、20w输出功率(记为a组、b组、c组、d组)的高频电流处理家兔牙髓(分别处理冠髓或根髓)并同步对已标记的两个测温点(牙颈部和根尖部)测温;活体牙组:在上腭粘膜标记好固定测温点并测出初始温度,4个小组分别采用5w、10w、15w、20w输出功率(记为A组、B组、C组、D组)的高频电流处理家兔牙髓(分别处理冠髓或根髓),并同步对已标记的两个测温点(牙颈部和根尖部粘膜)测温。掌握温度的变化数据并经统计学处理,分析不同输出功率下高频电流处理牙髓时对牙及牙周组织是否产生热损伤方面的影响。
结果:经统计学计算,经高频电刀处理牙髓前后的离体牙组牙根表面和活体组牙周组织表面的温度变化值在-0.16℃~3.83℃之间;使用相同输出功率和相同方法分别处理离体牙组和活体组牙髓,在同一测温点,活体组的牙周组织表面温度变化要小于离体牙组相应的牙根表面温度变化,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作配对t检验,两实验组的统计学结果有明显差异;对相同测温点、相同处理方法、不同输出功率之间的两两比较(即a、b、c、d四组两两之间和A、B、C、D四组两两之间,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作LSD或Tamhane法比较),离体组与活体组的统计学结果有明显差异。
结论:使用10W、15W和20W输出功率处理离体牙组和活体组牙髓时,牙根表面和牙周组织表面的温度都随输出功率的增大而升高;使用相同输出功率和相同方法分别处理离体牙组和活体组牙髓,在同一测温点活体组的牙周组织表面温度变化要小于离体牙组相应的牙根表面温度变化,说明根管内的牙髓受到高热时,牙髓、牙本质以及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等牙周组织都起到了阻隔、屏蔽热量的作用;在使用高频电刀处理冠髓时,离体牙组和活体组根尖处测温点的温度都低于牙颈部测温点的温度,说明处理冠髓时对根尖周产生的热效应要比对牙颈部的少;使用上述功率时,牙根表面和牙周组织表面温度的变化都在对牙周组织不会造成副损伤的安全阈值内,由此我们初步估计,使用20W以内输出功率处理家兔牙髓时,可能对根尖周和牙周组织的热损伤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