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的分析未预料的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的病例特点,制定术前评分表,以便术前较准确的评估子宫肉瘤的可能。方法:收集130名患者,其中65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肉瘤,65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65例子宫肉瘤中有56例为未预料的子宫肉瘤。1、对比分析未预料的子宫肉瘤及子宫肌瘤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发病年龄、术前血清学检查、盆腔彩超、妇产科手术史等特点;2、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未预料的子宫肉瘤临床特点,并制定术前评分表。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计算P值,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算P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病理类型的未预料的子宫肉瘤中以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最多,其次为子宫平滑肌肉瘤(LMS),腺肉瘤(AS)最少。2)各病理类型的未预料的子宫肉瘤平均发病年龄由大到小依次为:未预料的LMS、未预料的AS、未预料的ESS。3)实验组平均年龄46.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39.3岁,两组间患者的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宫肉瘤患者的发病年龄相对较大。4)实验组中一半以上的患者于绝经前发病(38/56 67.9%)。17例绝经患者中LMS 8例、ESS 4例、AS 5例,39例未绝经患者中LMS 12例、ESS 26例、AS 1例,各病理类型之间,患者的绝经状态有统计学差异(P=0.002),未预料的LMS及AS绝经比例较未预料的ESS高。5)56例未预料的子宫肉瘤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紊乱(21/56 17.4%)阴道不规则流血(12/56 21.4%)、阴道流液(2/56 3.6%)、下腹痛(8/56 14.3%)、无明显症状(20/56 35.7%),压迫症状(2/56 3.6%)。不同病理类型间临床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部分临床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道不规则流血(P<0.001)、无症状(P<0.001)、月经紊乱(P=0.039)。6)术前血清CA125对子宫肉瘤的诊断无特异性,本研究中,未预料的ESS的CA125值偏高,高于正常值。7)未预料的LMS包块最大径线均值为9.56cm,未预料的ESS包块最大径线均值为6.60cm,未预料的AS包块最大径线均值为5.95cm。不同病理类型的未预料子宫肉瘤的包块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包块最大径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8)65例子宫肉瘤患者中,已预料的子宫肉瘤患者均通过术前诊断性刮宫的病理证实为子宫肉瘤诊断,而56例未预料的子宫肉瘤患者中,33例患者进行了术前诊断性刮宫,其中30例患者诊刮病理提示阴性,术前诊断性刮宫对子宫肉瘤的诊断很必要,但其诊断率较低。9)制定术前可疑子宫肉瘤评分表,年龄≥45.5岁赋分2分,血小板计数≥290(10*9/L)赋分2分,彩超提示包块最大径线≥6.5(cm)赋分1分,若评分超过2分,应警惕子宫肉瘤的存在。结论:1)未预料的子宫肉瘤以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最多,其次为子宫平滑肌肉瘤(LMS),腺肉瘤(AS)最少。2)未预料的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患者相比,发病年龄较大(≥45.5岁),多发生在绝经前女性患者中。3)未预料的子宫肉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及月经紊乱。不同病理类型间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4)未预料的子宫肉瘤彩超提示包块通常较大,而RI值的高低仍无法判断其是否为子宫肉瘤。5)未预料的子宫肉瘤术前诊断困难,制定术前可疑子宫肉瘤评分表,评分超过2分,应警惕子宫肉瘤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