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美国各大财务舞弊案的相继发生,这将内部控制推向了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家开始关注公司内部控制的问题。我国也掀起了一股内部控制方面研究的热潮。一方面,我国经济起步比较晚,法律不健全,外部监管机构监督缺失;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存在管理理念还未真正形成、“两会”监督效率低下、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人事政策不相匹配、风险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建设还没有形成完善与正规的体制。我国企业还处于内部控制的探索时期。2008-2011年迪博企业风险管理公司先后4次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要素给公司打分。2011年财政部课题组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按照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打分。这将我国内部控制领域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内部控制有效性开始量化。本文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研究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本文以内部控制水平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财政部课题组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水平的标准,通过回顾大量前人的文献,从公司特质、公司治理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要素三个方面探讨影响内部控制水平的因素。文中选取了上市时间、上市交易所、公司规模、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公司实际控股人性质、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薪酬前三名董事薪酬总额、监事会规模以及前十大股东股权集中度10个解释变量,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从CSMAR数据库以及巨灵数据库获得相关数据,利用软件EXCEL和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上市时间长短与内部控制指数显著负相关,公司规模、薪酬前三名董事薪酬总额、监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指数显著正相关,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内部控制水平总体高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与内部控制水平负相关,国有控股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优于非国有控股的企业,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水平正相关,前十大股东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水平正相关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水平影响因素的探讨,帮助企业找到有效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的方法,对比影响因素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此外,相关性检验阶段,本文同样选取东北三省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要素角度出发,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五要素指数(下文简称五要素指数),将本文构建的五要素指数与财政部课题组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财政部课题组发布的内部控制指数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分析结果显示内部控制指数与五要素指数以及五要素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显著正相关,因此,本文可以证明内部控制指数设计相对科学合理。这也为广大投资者寻找到了一条简便判别企业优劣的路径,可以引导广大投资者将资源投入到优秀的企业,使社会资源达到有效利用,从而完善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