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服务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5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转型期大量社会问题和矛盾积压,居民需求改变,单位制解体等一系列变化给基层社区服务提供、社区稳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与压力。社区要适应社会发展,社区服务也需要适应社区发展。互联网技术发展不仅对社会发展与民众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也为我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社区服务,因应居民需求,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本文以福利多元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南京市Z社区的社区服务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与参与观察法等方法对Z社区的服务内容、信息采集与管理方式进行了深入考察。以往的服务与今天的服务,其内容等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今天与昨天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以往由于缺少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因应百姓需求方面可能出现时间上的滞后,而今天实时因应百姓需求成为可能。移动互联网的最大成效在于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衔接与匹配成为可能,大大缩短了市场或者社会因应百姓需求的时间,提高了效率。但缺点是:如果不能及时回应,百姓会出现新的不满,还有就是社区居委会或者小区物管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对及时因应百姓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Z社区服务信息采集包括社区居民基本信息、稳控和帮教对象信息、弱势群体信息、物业服务信息以及社区服务管理内部资源信息。社区采用“网格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方式进行社区服务信息管理。在社区服务中,作为国家代理人的“准政府”组织的社区居委会扮演着准领导者、服务协调者、服务提供者与监督者的角色;市场是基于盈利考量下的服务提供者与革新者;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构成的社会则是社区服务的提供者、监督者与接受者。因此,社区服务从实质上来说是政府、市场、社会三方互动推进的过程,社区服务受到内外力的推动:政府受到使命感与政绩冲动、上级政府压力、社区居民诉求推动;市场受到利益和国家鼓励政策的驱动;社会组织受到自身生存与发展需求、国家政策外部推动与组织内在属性(价值观、使命与愿景等)推动;社区居民源自政府动员和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发展,移动终端媒体逐渐成为人们日常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网络广播媒体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应运而生,它凭借着海量的音频内容、便捷的操作方式、个性化
高职教育是培养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职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化学由于课程设置少,教学实践性强,是高职教学中的难点,该文
成仿吾在1928年前后对鲁迅有过激烈的批评甚至攻击,但成仿吾《〈呐喊〉的评论》这篇文论不激进、不偏激、不幼稚、不草率,批评概念不模糊,全篇批评具有拓荒的可贵意义,即使有
关于人大代表人身特别保护中的几个问题□苏元华人身特别保护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代表的基本权利之一。但无论是从立法还是从执法角度看,目前有关人大代表的人身特
理学思潮是宋明时期的儒家学者出入于佛老之学,自觉地重新阐发孔孟儒学,建构理学理论体系而兴起的。理学价值体系吸收了儒家价值理念中“仁”和“天人合一”的观点,又对知行
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即用“抽象的人性”论取代“现实的个人”论;用现代化范式否定革命史范式;用片段史代替整体史,从而否定中国近现代历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既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又为坚定制度自信提供了指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需要扎根中国大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制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