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讨阳虚状态人群的体表温度、经络能量和能量代谢等特征,从多个维度探讨阳虚状态人群的客观化特征,增加临床上对中医阳虚状态人群的客观化评估手段。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募集18-65岁受试志愿者,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医虚证辨证标准》为标准筛选阳虚状态人群及健康人群,分为阳虚状态组(包括阳虚质、阳虚证人群)和健康对照组。对纳入研究的受试者采用红外热像诊断系统进行全身共5幅热像图采集并记录61个区位的红外热值平均值;应用中医经络检测系统进行经络测量;应用红外线温度计对24个与阳气相关的特定穴位进行体表温度测量;并对受试者进行身体成分分析,选取体重指数BMI、基础代谢率BMR评估能量代谢特点。从体表温度、经络能量、机体能量代谢多方面综合分析阳虚状态人群的客观化特征以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阳虚状态组30例,健康对照组10例。腋温及穴位体表温度情况——(1)阳虚状态组腋温平均比健康对照组低0.42℃,两组腋温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穴位体表温度方面,所选穴位体表温度总体上阳虚状态组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双侧颧髎、双侧膏肓、右阳陵泉、膻中、大椎、至阳共8个穴位体表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以印堂穴为基准,进行△T(T某穴位-T印堂)的比较,其中右阳池、大椎、左膏肓、右膏肓共4个穴位与印堂穴之间的体表温度差值△T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大椎及双侧膏肓的相应△T大于阳虚状态组,但右侧阳池穴的相应△T小于阳虚状态组。(4)两组间左右相应穴位的体表温度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阳虚质分数与大椎、至阳穴的体表温度以及此二穴与印堂的温度差值△T(T某穴位-T印堂)均为正相关(P<0.05);主观怕冷程度与△T(T命门-T印堂)为负相关(P<0.05)。红外热值——(1)整体上阳虚状态组的全身局部区域红外热值相对健康对照组低,但手掌、手背、手指、足跟、脚趾红外热值较对照组高;两组红外热值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区位为正面——双侧肩部、双侧上臂、双侧腋窝、右肘窝、右小腿(正面),背面——双侧肩部、上背部(P<0.05)。(2)各区位与前额热值之差△TR(TR某区位-TR前额)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区位分别为背面——督脉、后颈部、上背部、腰背部、肩部、上臂;正面——任脉、上腹部、肩部、腋窝、上臂、肘窝、右侧小腿,且以上区位比较中阳虚状态组ATR低于对照组。(3)左右对称部位的红外热值之差均低于0.5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阳虚状态组阳虚质分数与后颈部、(前/后)双侧肩部、右前臂(背侧)、上背部、任脉、督脉的红外热值正相关(P<0.05);阳虚体质分数分别与后颈部、右侧(前/后)肩部的相应△TR (TR某区位-TR前额)正相关(P<0.05)。(5)主观怕冷程度与上腹部红外热值负相关(P<0.05);主观怕冷程度与上腹部、左上臂(腹侧)的相应△TR (TR某区位-TR前额)负相关(P<0.05)。经络能量和能量代谢水平方面——(1)两组间十二正经原穴的经络能量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阳虚质分数与双侧冲阳穴、双侧丘墟穴、右侧太溪穴、右侧太冲穴的经络能量值正相关(P<0.05)。(3)两组间BMI无统计学差异(P>0.05)。(4)阳虚状态组超过半数基础代谢率较正常偏低,BMR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阳虚体质分数及主观怕冷程度均与BMR水平不相关。结论穴位体表温度测量、人体红外热成像检测、基础代谢率BMR能对阳虚状态与健康人群在能量代谢、体温两个角度上作出有效区分,对阳虚状态的客观辨识起到辅助评估作用,提示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红外热成像仪(TTM)、中医经络检测系统(DMS)和Inbody身体成分分析仪可作为阳虚状态客观辨识的辅助评估工具。体重指数BMI的测定在本研究小样本的探究中尚未体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或有待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