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量成本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并伴随着市场经济中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结合发展而发展。研究质量成本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有利于引导人们沿着质量成本历史发展的轨迹,去认识和把握质量成本管理发展的规律,探索质量成本管理未来发展的趋势。从根本上说,管理层的基本使命应该是不断地追求质量的改进,赢取市场份额,为公司创造效益。实际上好的质量必然导致成本增加,这样又给生产造成困难。传统上管理层往往只会在质量和成本之间作出选择,即所谓的“比较决策”,但是来自世界各地成功企业的经验已经表明,“比较决策”并非最佳执行方案,因为“比较决策”只会让管理层孤立地看待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比较决策”虽然让企业实现了成本的控制,但却增加了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最终增加了后期成本支出,还对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如何在保证一定质量水平(合理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对成本和费用的有效控制将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最终取胜的关键。在以质量提高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和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成本管理的共同发展过程中萌芽和形成了质量成本管理,强调将质量与成本、质量与经济效益同时联系起来考虑。国内很多研究者纷纷致力于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研究,推动了质量成本管理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并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但是这些质量成本管理研究并未上升到战略高度,当参与到国内外市场竞争时所起的作用力显不足,后来有研究者在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理论基础上提出战略质量成本管理这一概念。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的一次冲击。本文提出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开展是中国食品行业乃至其他行业获得竞争力的砝码,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是食品业界全面质量管理和财务成本管理深入发展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的核心是从战略高度对食品业质量成本管理展开理论研究,即:从经济性或者从价值的角度考虑质量和质量管理,将企业中质量预防和鉴定活动的费用与产品质量不合要求所引起的损失(包括显性损失和隐性损失)‘一起考虑,并形成质量成本报告。围绕核心,本文采用文献检索法、规范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全文共分为四大章:第一章为绪论,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和选题、写作价值、选题思路和内容。本章是以讲述2008年中国乳业大震——三聚氰胺事件及近几年国内发生的诸多乳业质量安全典型事件展开的,通过回顾历史事件指出国内乳业质量危机警醒整个食品业对质量成本管理的思考。就当前所收集和掌握的研究资料看,国内外关于质量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文献较多,而专门针对食品领域的研究甚少,因此,针对我国食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的开展深入探讨研究是现实的需要且颇为必要。在本章的后面部分是对本文的选题动机和研究价值的阐述,然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写作内容作了大致介绍。第二章为质量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在这部分我将对质量成本管理的形成、发展及其战略延伸作具体表述,并对战略质量成本定义和项目分类进行具体界定,意义在于提出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是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的升级,是质量成本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也是我们当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重点和难点。第三章是对目前食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展开具体分析和讨论,本章再次指出众多食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归于质量成本管理尚未有效开展和对外部隐形质量成本缺乏重视。对质量和成本的失衡难以在顾客导向市场中立足,最终自食其果承担巨额质量损失成本。第四章题为“战略质量成本管理对策——乳业竞争砝码”,因食品业范围很广,因此本章将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研究具体到了乳业领域,这也是本文研究重点。笔者将质量成本管理的理论高度与乳品行业的实际层面相结合,基于国内乳业质量危机现实,对乳业的战略质量成本管理进行详细描述和具体设置,选用指数函数,运用数学图形来构建最佳质量成本模型,最后指出了质量成本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由此形成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操作性的战略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并以此为标杆指导整个食品业的战略质量成本管理。因此,第四章乃是全文篇幅最长,内容最多,难度最大的部分。本章在重新定义和分类“质量成本”时,将“企业目前尚未实际支付但应该考虑和计算的隐性质量成本和远期损失”考虑进去。由此对传统质量成本模型及其结构图作出了适度改进。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