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风文明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农民思想素质、营造农村良好发展环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对破解落后文化致贫,实现新阶段扶贫开发方式转变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贫困山区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等的特殊性,其乡风文明建设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既有切入点又有制约点,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因此必须充分结合贫困山区实际,客观分析乡风文明建设的特点、内容、形式以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探索其解决的现实路径。本文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湖北省秭归县为例,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教育的理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人力资本及人力投资理论等,结合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及案例分析法等,对当前贫困山区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贫困山区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文化活动逐渐丰富,思想观念逐步更新,科学文化意识逐渐增强,生活方式趋向文明;但与此同时,不良文化渗透较严重,传统美德有所淡化,农技技能培训需求未满足。乡风文明总体向好,但不良社会现象仍然存在。进一步探究影响贫困山区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农民主体基础弱,收入水平、文化素质、抗风险能力以及社会保障水平等都不高,对乡风文明建设的参与程度较低;二是政府引导不够,在文化设施投入不足,文化干部队伍缺乏,文化机制体制不健全,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程度较低;三是受山区特殊地理环境限制,经济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较薄弱,自然灾害频繁,再加之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导致乡风文明建设缺乏有效的环境支持。贫困山区乡风文明建设要以提高农民基本素质为重点,着力破解资金瓶颈矛盾。在具体实现路径上:一要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乡风文明建设规律的调研,优化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体系;二要整合政府、社会、农民等多方面的资源,拓宽乡风文明建设的投入渠道;三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构建城乡人才整合机制,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的人力资本;四要充分尊重农民文化需求,创新乡风文明建设的载体和方式,深入挖掘本土优秀文化资源,激活乡风文明建设的创建活力;五要构建乡风文明建设的考核机制和专家评估机制,将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目标考核,确保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