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出血(ICH)、出血性脑梗死(HI)、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探讨所得结果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近两年收治的1523例ICH患者、79例HT患者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观察分析:①ICH的部位分布特点、相关病因构成、出血灶的大小、数目、形态、密度或信号、体积的变化,探讨其特征影像表现及其临床价值;②探讨HT的发生时间、危险因素、出血部位、与梗塞面积大小及部位的关系、影像表现、分型等及其临床价值。
结果:①ICH好发于基底节(60.74%)、丘脑(10.64%)及脑叶(13.79%),丘脑出血最易破入脑室(70.99%)。其相关病因有:动脉瘤(4.27%)、血管畸形(2.76%)、烟雾病(0.85%)、出血性肿瘤(0.46%)、脑淀粉样血管病(CAA,0.33%)等。影像结果:(1)动脉瘤:表现为脑室(52.31%)、脑叶(40%)或基底节出血(7.69%),且全部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65/65),并以某脑池出血为著。(2)血管畸形伴出血:以动静脉畸形(AVM,38/42)最为多见,多表现为脑叶表浅部位的出血(64.29%),易破入脑室系统(51.85%),部分血肿区可见钙化影,MR显示血肿内可见流空血管影,并可见粗大的引流静脉及供血动脉;(3)烟雾病伴出血:表现为脑室(46.15%)、脑叶(30.77%)或基底节出血(23.08%),易伴脑室系统出血(61.54%),MRA或DSA显示一侧或两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及闭塞动脉周围异常毛细血管网形成。(4)出血性肿瘤:以转移瘤多见(5/7),出血多位于脑叶灰、白质交界区(4/5),伴周围大范围水肿,增强后病变呈环状或结节状强化。(5)CAA伴出血:出血部位无特征性。表现为脑质反复出血,T2*WI和或SWI序列上见脑质内有多发的“黑点征”。②72例ICH患者进行了动态CT复查,发生血肿扩大者35例。血肿扩大多分布于基底节及丘脑(71.43%),以发生于24h内者居多(74.29%)(详见Table3)。血肿扩大与血肿形态有关,与密度无关。本血肿形态组中,血肿扩大组与无血肿扩大组两样本间对比x2=17.98,P<0.005,有显著差异;血肿密度组中血肿扩大组与无血肿扩大组两样本间对比x2=1.33,0.1<P<0.25,无统计学意义(见Table5及Table6)。③多灶性脑出血(MCH):好发于脑叶(80.49%),基底节及丘脑(60.98%)(见Table7)。其相关病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53.66%),司能为CAA(7.32%),肿瘤性(7.32%),血液病(7.32%),抗凝及溶栓治疗(9.76%),部分原因不明(14.62%)(见Table7)。影像结果:CAA患者(3例)均表现为反复脑质出血,T2*WI或SWI序列上见以脑叶为主多发”黑点征”。转移瘤患者均表现为灰白质交界区多发血肿,伴周围大范围指样水肿,增强后均为环状异常强化。其余病因所致MCH缺乏特征性影像表现。④HT患者(79例,其中HI75例,PH4例),发生于脑梗死后1周内者最多(73.42%)(见Table8)。HT出血位置与梗死部位的关系:脑叶梗死占49.32%(36/73),出血灶全部位于皮层和或皮层下;深部脑实质梗死24.66%,出血灶位于梗死灶内或边缘;脑叶及深部梗死26.02%,出血灶可同时分布于脑叶与深部脑实质(见Table9)。HT与梗死面积的关系:本组继发于大面积梗死者64.38%,继发于小面积梗死者27.40%,继发于腔隙性梗死者8.22%。影像学分型及表现:参照欧洲ECASS的分型方法,符合HI-1型49例,HI-2型26例,PH-1型2例,PH-2型2例。HI(HI-1,2型)占绝大多数,约94.94%,出血灶位于皮质及皮层下白质、脑深部或两者兼有,出血灶形态为点状、斑片状、条索状、脑回状;PH-1,2型表现为梗死区域血肿形成,血肿主要位于深部基底节区(3/4),可以破入脑室。结论:①根据ICH的特征性部位分布及影像表现,可大致对其病因进行初步推断,对指导进一步检查、及时救治患者有重要临床意义。②ICH的血肿扩大与出血部位及血肿的形态有关。位于脑深部的血肿、初次CT检查血肿形态不规则者,其发生血肿扩大的概率明显提高,且以发病后24h内最多见,对此类患者因常规于此时间段内复查CT。③MCH出血我位于脑叶或基底节区,其病因构成复杂,高血压可能是发生MCH的主要因素。不同病因所致的MCH缺乏影像学上的特征性,可能仍需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观察。④HT的发生与梗死面积的大小及梗死部位密切相关。大面积脑梗死、脑叶部位的梗死更容易并发HT。HT患者应常规于脑梗死后1周内复查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