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宗室文化繁荣,宗室所进行的学术活动也是宋代学术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里面就包括宋代宗室对于易学的研究,宋代宗室的易学著作有很多,且不乏精彩的论述,朱熹曾经就评价过一位宗室的易学家,称他的易学思想“扩先儒之未明”。宋儒潜心易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抵抗释、道,复兴儒学,宋代宗室的易学也都带有这样的时代课题。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在宋代新儒学复兴的时代大潮中,宋代宗室作为皇家近亲,他们的教育、处世又与其他士大夫不同,他们的易学思想往往带有与士大夫较为不同的视角,这一特点尤为重要。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从背景出发,由宏观到微观来分析探究宋代宗室易学。具体来讲就是从背景原因、基本概况、个人著作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宋代宗室易学能在学术史上留下位置,是有独特的历史原因的。从宗室自身来讲就是宋代宗室文化的繁荣。教育是文化的基础,宋代宗室的教育主要包括宗室的宫学教育与宗学教育,宗室在学术、文学、艺术上所受的良好教育促成了宗室在文化学术上的成就。宗室还受宋代产生的新儒学的影响,在严密的监管下仍保持与士大夫、佛道人物的交游。这些交游既促进宗室走向学术化,又推进了新儒学在宗室中传播。从外在的学术背景来讲,宋代易学对传统的王弼注易学和汉代象数易学进行了批判与革新,讲求以儒理解易,从易学中探求本体论。宋代易学象数与义理并进,易学走向一个新的繁荣期。处在这种背景下宗室易学必然受到影响,同时也带有以儒理解易、象数义理并重等特点。其次,对南北两宋的宗室易学概况进行了探究。北宋宗室易学发展有两个阶段,以仁宗朝为界,前期是孕育阶段,孕育期的特点就是宗室宗子醉心于经学与文学,同时又喜好藏书等文化活动。但这一时期未见有学易的宗室子弟。仁宗朝以后,学易的宗室子弟很多,且有的进行了自己的易学创作,可惜今都已经不传于世。综观整个北宋,宗室易学研究零零散散、发展缓慢,且仍然以传统的注疏为主,并未形成高峰。到南宋,宗室易学蓬勃发展起来,并在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形成高峰。这一时期的宗室学者受理学影响深,但并不囿于当时已经成为主流的二程、朱熹易学。他们在自我思索的过程中提出了较为独特的易学思想。最后,具体分析一些宗室易学著作,从微观来了解和分析宗室易学。选取了赵善誉、赵彦肃、赵以夫、赵汝楳四位宗室学者的著作。赵以夫讲奇偶变数,提倡寻占定人事。赵善誉舍去经文与传,以卦名解易。赵彦肃注重象,以己意解易,简约干练。赵汝楳讲卜筮,但却并不认为《周易》是卜筮之书,卜筮的目的还是道德性命。他们往往别出心裁,在宋易中独树一帜。同时,他们对于易学的研究进一步促进了南宋象数易学与义理易学的融合。宋亡之后,人们对于流传下来的几部宗室易学著作的评价各有见解,对于这些易学著作及其中蕴含的易学思想,有赞赏也有批评。而前人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尚为薄弱,并不完善。所以分析这几部宗室易学著作的价值,探究宋代宗室易学对于整个易学史的贡献,就有很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