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趋化因子IP-10是新近发现的CXC家族的趋化因子,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以及各种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都可以产生IP-10。IP-10在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疾病的进展及肝脏的免疫损伤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证明基线IP-10水平与乙肝炎症程度相关,并且基线IP-10水平高的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更好。但是有研究表明,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程度不同,体内基线IP-10的表达水平也不同,所以基线IP-10对不同病情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的预测作用尚不能定论。大多数国内外研究以血清学研究为主,有很多临床数据证明患者的血清学指标与组织学指标并不完全一致,真正的疗效还是要以肝脏病理为主。所以目前缺少针对于抗病毒治疗后患者肝脏组织IP-0变化的研究,尤其是血清学、组织学IP-10表达水平的动态监测。所以要更有针对的根据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不同进行相关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深入了解抗病毒治疗过程中IP-10在肝脏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本课题检测了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P-10表达水平和肝内IP-10表达水平以及抗病毒治疗后IP-10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IP-10表达水平和临床指标之间的的相关性进行系统化分析。此外,在体外实验中对IP-10在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准确有力的帮助。方法 在解放军88医院和解放军302医院收集不同炎症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前后的血浆和肝穿组织标本,其中包括54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标本和35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的肝穿组织标本以及10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全血,8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的肝穿组织标本。此外,14位肝硬化患者和17位健康人作为对照参与了这项研究。(1)用ELISA方法检测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内IP-10浓度,并分析IP-10浓度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内IP-10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2)用荧光PCR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IP-10表达水平,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对照和肝硬化患者肝脏组织内IP-10表达水平的区别,分析肝脏组织内IP-10 m RNA表达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和组织内IP-10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内IP-10 m RNA水平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3)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疗效好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肝小叶和汇管区内IP-10表达水平和疗效差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肝小叶和汇管区内IP-10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抗病毒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IP-10表达水平下降的差异;(4)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肝硬化患者体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IP-10的表达差异;(5)体外实验探究IP-10对肝细胞凋亡是否有促进作用。结果 1、54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肝脏炎症程度分为G≤2组,G>2组,其中G>2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基线血浆IP-10浓度比G≤2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基线血浆IP-10浓度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54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肝脏纤维化程度分为S1-2组,S3组,S>3组,其中S3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S1-2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线血浆IP-10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S>3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S1-2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线血浆IP-10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2、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线血浆IP-10浓度与肝脏损伤指标正相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线血浆IP-10浓度与基线血浆ALT正相关(r=0.508,p<0.0001),与基线血浆AST正相关(r=0.587,p<0.0001),与基线血浆HBV DNA呈正相关(r=0.473,p=0.0003)。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线血浆IP-10浓度与基线血浆HBs Ag水平呈正相关(r=0.486,p=0.0002),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线血浆IP-10浓度与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之后血浆HBs Ag下降值呈正相关(r=0.586,p<0.0001)。此外,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血浆IP-10下降值与恩替卡韦治疗之后血浆HBs Ag下降值也呈正相关(r=0.69,p<0.0001)。3、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4例肝硬化患者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内基线IP-10 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35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与7例健康对照相比,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内基线IP-10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将35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肝脏纤维化程度分为S1-2组、S≥3组,S≥3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比S1-2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内基线IP-10 m RN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将35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肝脏炎症程度分为G3-4组、G1-2组,G3-4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内基线IP-10 m RNA浓度比G1-2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内基线IP-10 m RNA浓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外,相关性分析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基线IP-10浓度与患者肝组织内基线IP-10 m 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9,p=0.003),并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基线IP-10 m RNA表达水平也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后HBs Ag下降值呈正相关(r=0.34,p=0.045)。4、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4例恩替卡韦治疗效果好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肝小叶区IP-10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外4例恩替卡韦治疗效果差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肝小叶区IP-10表达水平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例恩替卡韦治疗效果好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4例恩替卡韦治疗效果差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小叶区IP-10基线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4例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疗效好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比4例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疗效差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肝小叶区IP-10表达水平下降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例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疗效好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比4例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疗效差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汇管区IP-10表达水平下降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5、通过流式细胞染色法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IP-10表达水平,10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P-10表达比10位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P-10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10位健康对照外周血IP-10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硬化患者比健康对照外周血IP-10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体外实验中对照组Hep G2细胞72h增殖为73.5%,100 ng/ml IP-10刺激Hep G2细胞72小时,Hep G2细胞增殖为72.3%,10ng/ml IP-10刺激Hep G2细胞72小时,Hep G2细胞增殖为51.3%,肝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对照组Hep G2细胞6h凋亡为0.365%,用1 ng/ml IP-10刺激6h Hep G2细胞凋亡为0.595%,10 ng/ml刺激6h Hep G2细胞凋亡为0.35%,100 ng/ml刺激6h Hep G2细胞凋亡为0.38%,肝细胞凋亡增加。结论 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基线IP-10水平患者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基线IP-10浓度与患者血清基线ALT、AST、HBV DNA、HBs Ag呈正相关。3、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内IP-10表达水平与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与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HBs Ag下降值正相关。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和肝脏内IP-10表达水平一致,4、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疗效好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比疗效差的患者肝小叶区基线IP-1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疗效好的患者治疗前后肝小叶区和汇管区IP-10下降水平更显著。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IP-1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6、IP-10可以促进肝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