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江苏籍中医医家的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历史上人文荟萃,名医辈出,自汉至民国时期,见于著录的医家有4,150人。民国时期江苏籍的中医药学家有237人,医籍著作573部。   本课题试图通过对民国时期江苏籍中医医家中具有代表性医家们的生平事迹及其学术著作的调研,力图达到较为准确地描述其生平事迹,剖析其学术思想,确立其在民国时期中医药界的历史地位,建立其代表性著作叙录,为当今江苏乃至全国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借鉴与服务的目的。   民国时期在我国近代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特殊历史阶段,中国中医药界在西学东渐、中西医汇通以及废存中医药的斗争等过程中的表现,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缩影。而江苏籍中医医家们在此特殊的历史时期中,无论是在中西医学术论争上,还是在中医药废存斗争中,抑或是在促进中医药近现代化的发展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医药近代史上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其著作数量之多,也是历代江苏籍中医医家所著之少有者。纵观1949年建国以来对于民国时期中医学术著作的研究成果,还没有较为系统全面地整理和研究这一时期中医医家著作和学术思想的成果。鉴于此,本课题拟尝试性地开展以这一时期江苏籍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医家著作为对象的研究工作,为今后系统而深入地挖掘、整理与研究江苏籍乃至全国中医医家们在这一时期的文献著作和学术思想,提供有益的探索性的借鉴,这对促进整个民国时期中医文献学的研究,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课题主要采用“实践调查研究”、“史学研究”、“文献理论研究”等方法,形成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及代表性医家部分著作版本馆藏调查结果。现按本文所形成的章节内容顺序分述如下。   1.民国时期江苏籍中医医家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民国时期江苏籍中医医家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西医的强势进入与发展,“废医派”及政府对中医的歧视等,使得中医医人们处在内忧外患之境地,中医事业也处在存废的十字路口上。江苏籍中医医家们率先奋起,勇于面对诸多不利的挑战,对外,他们积极联合全国中医药界的仁人志士,对来自各方种种诋毁中医的言行作不懈的抗争;对内,他们敢于检讨自己,认清自我的长处与不足,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本文通过对他们兴办中医函授和学校,尝试规模化教育形式;创办学会、杂志,进行中医学术交流与普及;开设医院、诊所,努力融入社会医事主流;积极抗争,坚决维护中医药界的权益;阐述经典,融汇中西,著书立说,发展中医学理论等历史事迹的总结,确立了他们的历史地位,肯定了他们对中医药的生存与发展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同时也指出了他们对寓居地和中医药近现代化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作用。   2.兴办中医教育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在对收集到的、有关江苏籍医家们兴办中医教育时所形成的文献资料以及今人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之后,对他们在办学中所体现出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地挖掘,总结出了他们在办学宗旨、医德教育、教材编写、教育方针以及办学特色等五个方面的教育思想内涵。这些富有建设性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的。另外,他们在办学中所积累的有益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也为我们当今的中医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启示与思考。   3.医家著作的种类以及所涉及的内容概述依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对民国时期江苏籍中医医家所著的480余种著作目录,进行了种类的统计以及所涉及内容的分析与评述。经研究发现,这些著作所涉及的内容与种类几乎涵盖了中医药所有著作种类,有医经、中医基础理论、伤寒金匮、诊法、针灸推拿、本草、方书等23类。从中不难看出,民国时期的中医药著作内容之丰富,时代特色之鲜明,是历代中医药著作中之罕见者。由此而提示我们当今的丈献研究者,要把目光从过去只对中医古代文献研究中,转移到重视和研究成书于民国时期的中医药著作中来,使得这些著作的学术价值更好地为当今中医药的发展服务。这一观点也应当成为当今中医药研究者的共识。   4.医家著作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分析民国时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江苏籍中医药学家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积极抗争,努力实践,勇于探讨中医药学生存与发展之路,围绕着上述宗旨,他们撰著了大量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中医药学著作。经过归类和比照,这些著作大致包含了以下几个特征,有为兴办中医规模化教育而编撰的教材著作:有因中西医论争而撰著的学术著作;有在中西医汇通思潮中所撰著的学术著作;有为顺应社会卫生保健的需要而编写的医学普及性书籍;还有应时而生的综合性史学工具书。认识到这些医家著作的时代特色,为我们正确地把握和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学术思想与观点,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5.代表性医家学术思想评述这一时期江苏籍医家具有勤于著述,注重临床实践的特点。他们研究文献,探讨学术,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诊疗水平;临床实践又是为了检验理论,进而再次升华到理论。故而其学术思想往往独到精辟,结论中肯;其临证技术精湛,效果显著,名医大家辈出。本文依据具有代表性的医家著作为研究对象,对涉及中西医汇通、医学经典著作、温病学、临证各科、针灸学、本草学以及诊断学等方面的学术思想进行挖掘和评述。(1)在中西医汇通方面,恽铁樵的改进中医思想和陆渊雷的中医科学化思想,即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他们在积极肯定了中医理论科学性的基础上,主张将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与当代科学知识进行结合,从而发展中医药学,形成新的医学形式。为此,他们著书以立其说,办函授和学校以宣扬其汇通思想,临床实践以检验和发展其学术。其他如时逸人、余无言、杨百诚等也均遵其说。这些思想为这一时期中西医汇通实践赋予了新的内涵,也为建国后的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实践经验。(2)在研究医学经典著作方面,恽氏的“四时五藏”学说及《内经》总纲说、时氏的《内经》辩证法说以及秦氏对病机十九条的阐释等,为我们正确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内涵提供了帮助;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医家们对其中的六经辨证、方证关系以及伤寒与温病的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阐发,以自己临证医案来验证经方的实效性等,以他们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现代医学知识,为我们展示了多角度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成果,为后人更好地研究和利用这本经典著作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与帮助。(3)在温病学的研究方面,由于这一时期伤寒派与温病派两大学术阵营之间的学术争鸣比较激烈,大有水火不相容之势。因而以恽铁樵、曹颖甫为代表的伤寒派,对于温病学理论大加贬斥,虽有一些新的见解,但意气用事之嫌难免,故而我们在阅读他们这方面的著作时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取其长而抑其短,更好地把握他们在温病学研究方面的学术思想.值得一提的是,丁甘仁氏对于诊治时疫烂喉痧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性成就。(4)在临床研究方面,张山雷对于历代有关中风的认识进行评议,其中有较多发挥,是民国时期对中风病认识的集大成者。其创立的治疗八法,成为治疗中风病之准绳。张氏对疡科的辨证、治疗原则及方药的使用等方面有较全面的认识,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指导思想。(5)妇科方面,关于经带孕产等各个阶段所出现的病证,从病因病机、辨证诊断,到治则方药等均有新的见解,既有继承,又有发挥。使这一传统的中医学科优势得到了发扬。(6)针灸学方面,以承淡安为首的澄江学派,在民国时期中国针灸领域中占主导地位。他采纳日本学者对于中医经络腧穴等的现代研究成果,力主经络腧穴等针灸学理论即为西医神经系说,并积极开展这方面的中西医汇通实践工作,以及主张实验和务实,反对古代针灸学中“玄学”不实的研究态度,为近现代针灸学理论的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范式。在其影响和领导下,该学派中广西人罗兆琚依照中药药性所提出的“穴性”(即穴位主治功效)理论,为建国后针灸处方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民国时期江苏籍针灸学的成就是整个中国针灸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古代与当今针灸学发展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一环。研究它并藉此推广到对整个民国时期的针灸学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当今针灸学现代化发展方向,具有积极的意义。(7)脉学方面,医家们对前人有关脉学的文献进行辑录和注释发挥,对脉学实质进行西医解剖和生理学的解释,对如何学习脉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6.代表性医家部分著作提要的建立医家著作是医家学术思想的文献载体,从医家著作入手,是学习与研究医家学术思想的最佳途径。因而,古代先贤们创立著作提要,是用以揭示和报道著作文献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人们能够通过这些著作提要,了解医家生平、著作内容及版本流传等信息提供了帮助。本文拟采取此种方法,取民国时期江苏籍中医医家中有代表性的医家部分著作作为样本,尝试着建立民国时期江苏籍中医医家著作提要,为今后全面建立民国时期中医医家著作提要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景别是视觉语言的一种基本表达形式,是画面造型的重要手段。有了它,可以把全景画面中的主体进行分解,或进行重新组合,其意义在于能克服视距的约束、时空的限制,使镜头能自由
研究目的:  本课题通过文献回顾分析活血化瘀中药在间质性肺病中的治疗,选取活血化瘀中药代表药物丹参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间质性肺病大鼠模型,进行实验研究,从病理、细胞因子表达
目的:  观察调理三焦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
目的:收集、整理《内经》运气学说现代文献,对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探索学说相关问题,并建设《内经》运气学说现代文献数据库。  方法:通过国内数据库,以不同的搜索方式、不同
目的:  观察调理脾胃针法对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淋巴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并从基因层面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以期为针刺防治DN提供有力依据。  方法: 
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文化的代表,蕴含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其中包括历史、文学、表演、音乐、舞蹈、武术、美术等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海纳百川,包容广泛,这样
期刊
幼儿教育不仅仅需要生活习惯教育,品德教育,还需要艺术教育.为了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学前教育专业都会开设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