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观察正常SD大鼠角膜各层结构特点,获取正常SD大鼠角膜共聚焦基础数据;建立大鼠碱烧伤CNV模型,观察碱烧伤后CNV的增值过程;观察不同浓度实验药物(1%和2%卡替洛尔滴眼液)对大鼠CNV的抑制作用,为角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选择。方法:选取49只体重(200±20)g健康成年(6-8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实验前于裂隙灯下检查,排除角膜病变,然后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A组),麻醉后行前节照相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余39只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建模时用打孔器制作直径为3mm圆形滤纸片,所有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眼均为右眼,建模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次/日,连用3天。第4日选取建模成功且新生血管生长相对均一的大鼠30只,继续采用完全区组随机化分组方法随机分为三组:阴性对照组(B组),1%卡替洛尔组(C组),2%卡替洛尔组(D组);第4-17日分别给与B组(生理盐水点眼,2次/日)、C组(1%卡替洛尔,2次/日)、D组(2%卡替洛尔,2次/日);分别于建模第1、4天,用药第4、6、12、14天对各组大鼠进行前节照相和角膜IVCM检查,记录检查结果,计算各组角膜新生血管评分、角膜水肿评分、角膜新生血管面积,计算角膜上皮、基质、炎性细胞以及内皮细胞计数,读取各组角膜厚度,完成实验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正常SD大鼠散瞳后前节照相可见瞳孔规则圆形散大,角膜透明,周边虹膜清晰可见,晶状体无明显混浊,角巩膜缘血管无扩张及充盈;IVCM检查可见角膜上皮细胞边界高反射、胞质呈低反射信号,角膜上皮细胞计数为:5267±125个/mm~2。角膜基质层有纤维束样和星芒状两种形态,有时可见两种结构并存;大鼠角膜基质浅层神经纤细迂曲,基质深层神经较粗,走行较直;角膜基质细胞核呈类圆形高反射信号,正常大鼠此细胞计数为:74±10个/mm~2;大鼠角膜内皮细胞边界低反射、胞质呈高反射信号,多为较规则多边形,此细胞计数为:3377±279个/mm~2;角膜厚度为:145.5±9.2um。建模后眼前节照相结果:建模第4天角巩膜缘可见毛刷状新生血管;角膜新生血管评分、水肿评分及新生血管面积均表现为阴性对照组高于卡替洛尔组,且存在差异(各组均为P<0.05)。建模组CNV面积均在建模第14天达到峰值,生理盐水组为20.91±1.68mm~2,1%卡替洛尔组为11.15±1.45mm~2,2%卡替洛尔组为10.83±1.28mm~2;角膜IVCM检查结果:建模第4天基质层可见CNV长入,第14天基质层CNV生长最密,管径粗大,相互交通,血流信号丰富。角膜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计数空白对照组最高,分别为5267±125个/mm~2、3377±279个/mm~2,建模组这两项计数下降,且差异显著(P值均为0.000),与生理盐水组相比,2%卡替洛尔干预可减轻角膜上皮细胞计数的下降及内皮细胞计数的下降,两组P值分别为0.039、0.000,1%卡替洛尔干预可减轻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下降(P值值为0.03);角膜基质细胞及炎性细胞计数建模当天出现升高,分别于建模第7、4天达到峰值,卡替洛尔干预可显著降低基质细胞(两组P值均为0.000)及炎性细胞(两组P值分别为0.003、0.001)计数;正常SD大鼠角膜厚度为:145.5±9.2um,碱烧伤后角膜厚度存在差异(P=0.000),两两比较,生理盐水组角膜厚度增加无统计学意义(P=0.062),而生理盐水组与卡替洛尔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为0.002),卡替洛尔组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P值均为1.000),单独分析用药12天及14天时角膜厚度发现,卡替洛尔可使角膜厚度变薄,且存在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03)。以上所有统计指标显示1%卡替洛尔组与2%卡替洛尔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各组P值均大于0.05)。结论:卡替洛尔滴眼液抑制CNV有效;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检查能够清晰显示正常SD大鼠角膜结构特点,并可对角膜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和内皮细胞进行计数;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检查能清晰显示SD大鼠角膜碱烧伤后不同阶段的活体组织病理变化;卡替洛尔滴眼液可能通过抑制角膜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角膜水肿、改善角膜神经损伤、减轻角膜上皮及内皮细胞的破坏、抑制基质细胞增值来发挥抗新生血管作用;本实验中1%和2%卡替洛尔滴眼液均可抑制CNV生长,两者疗效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