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需要喉返神经监测的甲状腺手术,在手术中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比较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择期甲状腺手术治疗病人80例,ASA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人体格状况分级)Ⅰ-Ⅱ级,心功能Ⅰ-Ⅱ级,其中男性25例,女性55例,年龄23-65岁,体重42-85 kg,体重指数20-25kg/m2,所有患者术前均无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高血压、心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随机分成二组进行试验,每组40人,全凭静脉组(A组),吸入麻醉组(B组)。A组麻醉诱导:采用DiprifusorTCI系统给药,输入病人年龄、体重,丙泊酚TCI血浆靶浓度设定为4μg/kg,咪达唑仑(midazolam) 0.02~0.05mg/kg,舒芬太尼(sufentanil) 0.4~0.6μg/kg,维库溴铵(vecuronium) 0.05mg/kg,快速静脉诱导。药物充分作用后插入NIM气管导管,术中根据情况,调整丙泊酚血浆靶浓度。B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midazolam) 0.02~0.05mg/kg,舒芬太尼(sufentanil) 0.4~0.6μg/kg,丙泊酚(propofol) 1.5~2.0 mg/kg,维库溴铵(vecuronium) 0.05mg/kg,快速静脉诱导,药物充分作用后插入NIM气管导管,术中根据情况,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A组在缝皮时停止泵入丙泊酚,B组在缝皮时停止吸入七氟醚。两组手术过程中均不追加肌松药、不使用止吐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电图(ECG)、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CO2)。术中持续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插管期观察二组病人诱导前(T1),诱导时(T2),插管时(T3)、插管后1min(T4)术中期观察切皮时(T5)、切皮后5min(T6)、切皮后30min(T7)拔管期观察二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T8)、拔管时即刻(T9)、拔管后5min(T10)、10个时段的SBP、DBP、HR,以及苏醒期有无躁动及意识恢复情况。并于T1-T9各时间点抽取患者动脉血测量血浆皮质醇浓度和血糖。因正常人皮质醇分泌呈现昼夜节律变化,血浆皮质醇浓度变现为上午最高,且以10μg/(L·h)的速度递减,因此所有患者均选择上午第一台择期手术的患者。同时记录手术后第一天有无恶心,呕吐(PONV)。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法差分析,组间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诱导后(T2)两组患者SBP、DBP, HR都有所下降,与T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气管插管时(T4)的刺激下,B组SBP、DBP、HR明显升高,与T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加深麻醉后,血压、心率有所下降。而A组术中SBP、DBP、HR比较平稳,基本可以恢复到T1的水平(P>0.05)。4.在手术结束麻醉苏醒拔管时(T8),B组SBP、DBP、HR均有明显的上升,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诱导前(T1)两组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后(T2)、插管后lmin(T3)至手术结束,BIS均有显著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BIS插管后lmin及恢复自主呼吸(T7)A组显著低于B组(P<0.05)。6.B组T5时刻Cor、BG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的时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丙泊酚把控输注能使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减轻创伤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使麻醉诱导期及拔管期更加平稳,提高麻醉质量。